汉调桄桄

来自戏曲百科

汉调桄桄,又称“桄桄”“桄桄子”,流行于陕西南部的汉中、安康一带。唱腔、道白吐字归韵都以汉中方言音调(汉水流域群众的语音)为基础,因用削得光光顺溜的两段木头(梆子)击节,又名“桄桄戏”。其主要板式名称、旋律结构、主奏乐器等,和秦腔有许多相同之处,所以也称“南路秦腔”、“汉调秦腔”。民间有“吃面要吃梆梆子,看戏要看桄桄子”的民谚。

汉调桄桄的表演追求大幅度夸张,有“箍桶”“撒莲花”“耍椅子”“棍架子”“吊毛盖”“变脸”“换衣”“揣火”“抽肠换肚”“撒莲花”“枪破刀剑”“刀破剑枪”等许多独特的技巧,还有不少刀枪、棍棒、拳脚、腾翻的特有身段。民国以前,因经济条件所限,汉调桄桄演出时,生、净均不穿靴,常穿草鞋演出,因而民间有“草鞋班”之称;化妆也不讲究,旦、角面部搽粉,头上插几枝野花即可出场。演出注重唱工,讲究夜听十里大调。

(一)汉调桄桄的形成与发展

汉调桄桄的起源,传说有三种:一种传说,元朝有个蒙古族亲王,因犯罪被朝廷贬谪到汉中,来时带了一班戏,后演变成为汉调桄桄。还有一种传说则是,明朝万历皇帝有个宠妃,是洋县江坝人。皇帝为了让妃子的父母在家欢度晚年,赠送了一班戏,后来发展成汉调桄桄。以上这两种传说都没有史料佐证。最后一种传说,也是比较接近事实的,说秦腔于明万历年间前传入汉中后,吸收了当地语音、民间音乐等;清乾隆年间,洋县一带本地班社在演出中,艺人们吸收了民间山歌、小调,丰富了唱腔曲调,使秦腔发生变化;加之汉中毗邻四川、湖北,长期与川剧、汉调二黄交流,便产生了汉调桄桄。新兴的汉调桄桄既保留了秦腔高亢激越的特点,又融入了川剧、汉调二黄柔和婉转之长,形成了自己鲜明的地方色彩和独特的风格。据《汉中戏曲志》记载,明万历元年(1537),洋县大江坝杜家村祁家有一秦腔班社,名祁家班,演出于洋县等地;《洋县志》记载,在明洪武四年(1364),洋县始建城隍庙一楼三台式戏楼一座,演出中,观众可同时看到三台戏,说明此时的戏曲活动已经非常盛行,出现了对台、赛台等大型演出活动;现存汉调桄桄的主要板式名称、板式结构、旋律骨架、音阶、调式、曲牌、锣鼓经、传统乐队乐器等,都和秦腔有相同之处,它的演出习俗、传统剧目、角色行当、脸谱服装等,也和秦腔比较接近。由此认为,汉调桄桄是在明万历年间前后,由关中传去的秦腔,结合了当地习俗,改用于地方语音,吸收并融入了当地民间音乐,逐渐发展成的地方戏曲剧种。

汉调桄桄,曾长时间覆盖关中地区,尤其是清末民初,出现过班社林立,艺人济济的鼎盛时期,也产生了一批优秀的戏曲作家,所作剧目对当时的社会进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西安改良秦腔传入汉中,加之京剧的兴盛、话剧的传人,使许多汉调桄桄班社解散,该剧种逐渐走向衰微。近年来,由于工业文明的发展,汉调桄桄观众日渐减少,班社、剧团纷纷解体,艺人流散,传统剧目、曲牌、表演技艺已经或即将失传。目前仅有南郑县一个剧团还在维持演出。

(二)汉调桄桄音乐

汉调桄桄音乐,是梆子板腔式变化体。既有秦腔的高亢激越之美,又有陕南地方音乐的优雅柔和之韵,同时还吸收了小调、吹腔、吟诵体、宗教曲调等音乐。音阶为综合性七声音阶,调式为七声音阶的“徵”调式和“宫”调式,音乐分唱腔和伴奏两部分。花旦与正旦、小旦唱腔高亢,讲究唱“硬三眼调”;花脸讲究“犟”音,声高八度,多用假声演唱,尾音拖腔较长,艺人称为“老少配”。伴奏乐器分文场和武场。武场为打击乐,与中路秦腔基本相同;文场有盖板二弦、正、反调,两把板胡、京胡、月琴、二胡等。20世纪30年代前用盖板二弦作为主奏乐器,30年代以后,改用板胡作为主奏乐器。伴奏风格委婉、细腻、悠扬、动听;唱、念、咏、白的发音,均以汉江上游方言为基础,曾经流布于汉中各地,后流传到安康、川北、陇东、鄂北等地。因为地域环境和风土人情的不同,又分为东、西两路:南郑、勉县、略阳、宁强、汉台等地称为“西路桄桄”或“府坝桄桄”;洋县、城固、西乡、佛坪等地称为“东路桄桄”或“下路桄桄”。东路唱、白、吐字发音略带关中口音,西路则用巴蜀语音。

1.基本板式

汉调桄桄的基本板式有[二六板][慢板][垫板][川板][滚板][稍板],辅助板式有[二导板]。除[二导板]仅有一句唱腔,不能独立使用,常作为成套板式唱腔的引子和过渡外,其他板式均可单独成段,或互相连接形成各种不同的成套唱腔。另外还有多种拖腔和彩腔,如“麻鞋底”“十三腔”“三滴水”等,是表现剧中人物思想感情、渲染舞台气氛的重要手法之一。其旋律高亢、婉转,多用假声演唱,在腔调方面亦有“软”“硬”“快”“慢”之分。“软”为表现悲凉情绪的苦音。“硬”为表现欣悦情绪的欢音,“快”为快板,“慢”为慢板。

[二六板]二六板是汉调桄桄的主要板式,它可以独立成段、也可以和其他板式混合形成综合唱腔,多为中速或稍快,常用于叙事和抒情。其板式为一板一眼,2/4节拍。起板形式可分为铜器起板和非铜器起板。起板过门由引子和基本过门两部分组成。引子可灵活引用,过门也可繁可简,但在节拍长短和结构上则是一致的。唱词多为十字句或七字句。唱腔都是上下句结构,多数不分腔,可连续演唱。起唱规律一般是眼起板落,但在强起强落情况下又有板起板落的唱法(俗称为碰版)。因速度、唱法不同,又有[慢二六板][快二六板][抽板二六板]等区别。[慢二六板]多用于心平气和的叙述,[快二六板]多用于表现激昂高涨的情绪,[抽板]多用于表现尖锐激愤的情绪。起法有鸭子干拌嘴、小三件、花梆子、咙咚子等。

[慢板]慢板在汉调桄桄唱腔中是一个较为重要的板式,一板三眼,4/4节拍,是本剧种速度最慢的板式,善于抒情,也可叙事,多表现悠闲自在、衰软无力的情绪,旋律起伏多变,华丽婉转。由于应用的情景不同,慢板又有硬音、软音和快慢之分。硬音潇洒飘逸,悠闲安稳。软音思念回忆,缠绵悲凄。慢速多用于一本戏或一折戏的开始。快速多用于剧情中部情节发展之中。唱词以十字句为多,三三二二词格。唱腔上、下句各由四个分句构成。

慢板的彩腔比较丰富,旋律优美,音域宽广,抒情性很强。常用的彩腔有“麻鞋底”“十八腔”、“软硬”、“三滴水”等,有不少已经失传。

[垫板]又叫[箭板][尖板],因每唱一两句要垫二三棰铜器得名,板眼不变,散唱散奏,有软、硬、快、慢之分,唱词以七字句为多见,唱腔不分腔,单独成段多在两句以上,在综合唱腔中多用于唱段的开始,唱一句或数句,也可用在二六板之后。垫板中专用于人物上场前在幕后演唱的,叫做稍板,唱词以十字句为多,一般只唱一句,多为武将、净角演唱。

垫板的起板铜器较少,只有垫板铜器、辽子两种,落板法也只用砸板、黄板,其他落法很少见到。

[川板]又叫飞板,有两种节拍形式,第一种是规整型,称为“慢川板”和“紧川板”,也叫“攒字板”,慢的为1/4节拍,慢的为1/8节拍,各种川板可以综合交错运用,但板头和过门都有严格的节拍,并且都有硬音和软音之分,都用双棰击鼓的方法来伴奏。唱句分为上下句,句数不限。板式为有板无眼。一般为有字叫板、铜器击乐起板或“一串铃”硬起。因其结尾句多为散板,所以不存在留板。转板也比较灵活,可以自由地转入其他板式。

川板可以单独成段,也可两种类型轮换使用,还可与其他板式连接使用,善于表现慷慨激昂的情绪,多用于剧情矛盾冲突呈现高潮之处。

[滚板]为吟诵性很强的散板唱腔,无板无眼,只有软音没有硬音,没有梆子垫奏,唱词有五字句和韵文句两种,韵文句又称为[滚白]。二者的唱腔、过门及伴奏基本相同,均为可单独成段,也可以和其他板式套用,常用于表现悲痛、哭诉的情绪。

[稍板]无板无眼,专用于武将、武生、武旦、净等上场时所唱,旋律起落幅度较大,音域比较宽,真假声配合演唱,气势宏伟。可单独成段,也可以用于其他板式之前。

2.伴奏曲牌

汉调桄桄曲牌按其主奏曲牌可分为弦乐曲牌、唢呐曲牌、笛子曲牌、管子曲牌4种,有200多首。其中唢呐曲牌就有100多首,常用的和目前可以收集到的有18首,其余如《盗仙草》《桂枝令》《画眉序》《唢呐皮》《清水令》《两倒板》《柱龙子》《胡罐罐上坡》《牵牛郎》《朝天子》《小排朝》《一枝花》《哪吒令》《收江南》《满堂红》《绣荷包》《雁儿落》等均已失传。弦乐曲牌除了《大开门》《哪吒令》有名无曲外,收集到的有22首,管子曲牌4首,笛子曲牌1首,共计45首。这些曲牌的来源多见于唐宋大曲,宋金诸宫调,南北曲、明清小曲、近代民歌,民间器乐曲和眉户、京剧、晋剧的曲牌。弦乐曲牌多用于文人、学士、平民百姓的婚丧嫁娶、迎宾摆宴、打扫庭堂、降香祭祖、思考怀念、穿针引线、赶路和嬉戏一类表演中,演奏乐器为所有丝弦乐器、弹拨乐器和笛子。如洞房花烛夜用《闹洞房》,喜庆用《八月桂花香》,排宴用《硬音四合四》。媒旦、丑角、小生、小旦跑圆场、戏耍、扭摆作态用《花梆子》,思念、悲伤用《对美人》《冷房》《软音四合四》,迎亲拜堂用《小桃红》《银纽丝》,舞剑用《夜深沉》,祭奠用《杀妲己》等。唢呐曲牌多用于国王、大臣、元帅、将领的登基坐阵、排兵杀战、迎宾摆宴、婚丧祭奠的表演,以及剧终尾声。如皇帝登殿用《排朝》,女坐帐用《女点将》,摆队行兵用《将军令》《勾腔》,庆寿摆宴用《寿宴开》,迎宾拜堂用《大开门》《二六唢呐(一)》,迎奉圣旨,升帐用《二流唢呐(二)》,哭祭用《哭皇天》,大将领兵上场用《战前花》,剧终结束用《尾腔》等。管子和笛子曲牌多用于神仙、僧道人行云、坐洞降香的表演,演奏时可以弦乐两三件协同伴奏。

3.锣鼓经

汉调桄桄的锣鼓经分为四类,开场锣鼓、动作锣鼓、牙子大豹子头、板头锣鼓。

开场锣鼓也叫做开台铜器、闹台,是由许多击乐牌子联奏、变换组合而成,在正式演出前演奏,示意演出即将开始的部分打击乐锣鼓经乐,以制造热闹的气氛,安定剧场秩序,显示阵容实力为目的。开场锣鼓分为头次、二次、三次,第三次奏完演出随即开始。是一组较大型的锣鼓套用牌子,其节奏、速度、力度、音响、音色等变化极为丰富感人,大约有几十套,现在保留下来的只有[老一声号][地溜子]两套。

动作锣鼓是用于形体动作、吟诗、道白之间的锣鼓,配合演员的各种表演动作需要而击奏。往往为了增强语气,烘托气氛,强调动作的幅度、力点和节奏感。运用上有短、零、碎、完整的及联套的,既可单独使用,又可依据各种不同串联方式结合使用。这些牌子均有一定的名称、奏法及用途。比如角色上场、下场、进门、出门、起坐、行走、吟诗、念白、亮相、痛哭、大笑、走马、武打等表演都要用打击乐牌子伴奏。常用的曲牌有[冲棰][哑棰][快、慢五棰][列棰][倒四、八棰][豹子头][草棰],以及组合锣鼓[跳架子][走边][起霸][雁儿落]等共90余套。

牙子大豹子头又称作“钩棰”,表现情绪平稳、清雅,用于宰相之类有一定身份和地位的人物安静地上场吟诗等场面。

板头锣鼓主要用于开导各种唱板,掌握唱板速度、节奏,根据角色性格、剧情气氛需要选用不同的打击乐器配合使用。一部分为主要唱腔板式的起板锣鼓,如[慢板][二六板][川板][二导板][滚板]等,以前三种板式的起板锣鼓为最多,用得最广泛。另一部分即杂调类的锣鼓,如[板歌子][拜香锣][道歌子][佛句子][粗腿子]等,每种包括起板、间奏和落板三部分,是比较固定的一种击法。

(三)唱词结构

汉调桄桄的唱词以七字句、十字句最为常见,也有五字句和散文句。除散文句外,各种句式又有其本身的格式。如七字句、十字句两种句式,虽然都包括三个音节,但由于字数不同则七字句为二、二、三格式,十字句为三、三、四格式;五字句有两个音节是二、三格式。也可变化为七字句二、三、二格式,十字句三、四、三格式。段式都是上下句或若干个上下句连缀而成。唱词各字的声调是构成唱腔音乐的基础,词格直接影响着唱腔的曲式结构。

(四)汉调桄桄的代表剧目及有影响的演员

汉调桄桄传统剧目抄藏本,计720余本,其中本戏560多本,折子戏170多出。特有剧目有:《刘高磨刀》《镔铁剑》《夕阳山》《水灌晋阳》《红缨披》等百余种剧目为汉调桄桄所独有。《帝王珠》《无影剑》《呢喃阁》《草坡面理》等剧目在其他剧种中已经失传或残缺。整理、改编并演出的传统戏有《反徐州》《花田错》《两狼山》《宇宙锋》《破幽州》《孔雀胆》《映锋剑》《海瑞嫁女》《苦节图》《嘉兴府》等。创作、改编的现代戏有《一条心》《红色交通线》《四川白毛女》《东风送暖》《春色满园》《红雨银花》等。经过历代艺人的锤炼,成为久演不衰的艺术珍品。辛亥革命前后,岳亮等一批文人还编写演出了一些反映现实生活的时装戏,如《白马寺玩景》《袁家桥争亲》等,均有一定影响。

历代有影响的演员有王庚子(丑)、李玉风(旦)、程海青、杨桂芳(青衣)、刘久强(净)、张洪春(须生)、李少兰(生)等。新中国成立后,汉中地区和南郑县党政领导及文化主管部门,在经济上大力支持南郑县剧团做好汉调桄桄的继承和发展工作,先后创办了五期汉调桄桄演员训练班,培养出许新萍、陶和清、陈启民、曾建芳、白敬民、王全成、谢新俗、王全成等优秀青年演员,壮大了演员阵容。现在这些当时的青年演员已经成为剧团的中老年优秀演员。[1]

  1. 陕西地方剧种/屈曌洁.—西安: 太白文艺出版社,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