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福祥
李福祥(1914~1981) 常德汉剧演员。桃源县陬市人,年轻时为中药铺学徒,酷爱戏曲,为业余围鼓班活跃分子,记戏甚多。吹拉弹打,件件皆能。民国二十九年(1940)正式加入同乐班,拜饱学的邓元桂为师,并从萧庆福学高腔,二十五岁尚苦练矫工。《黄河阵》、《盗旗马》、《三元会》、《凤仪亭》、《拾玉镯》诸剧,均为拿手。嗓音扮相都佳,因而人皆呼为“假妹儿”,声名益著。民国三十一年,同乐班改为桃源县抗敌化妆宣传队第一队,他担任副队长(后为队长)。排演了反映东北抗日游击战的《最后两弹》,为常德汉剧最早之现代戏剧目。李福祥从艺后既虚心学习传统,又锐意革新。四十年代即大力改革旦行化妆服饰,为兄弟班社所仿效,并不断改进演唱技艺。所演《思凡》,层层揭示幼尼心理活动,柔美而兼带几分村女野气,表演细腻而又泼辣大方,唱腔酣畅明快,富有地方特色。1952年,以此剧参加中南区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获个人奖;同年参加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获演员二等奖。王朝闻著文评其为“真正懂得如何强调细节的好演员”。1953年参加赴朝慰问,演出《梁红玉》等剧,受到国家嘉奖。1954年参加洞庭湖堤垸整修工程演出,担任工地文工队第十二队队长,全队荣立集体功。1955年,主演《桃花装疯》之桃花,参加湖南省第二届戏曲观摩会演,获得奖状。1956年参加文化部戏曲演员讲习会学习,并参与湖南戏曲艺术团在京汇报演出《思凡》,重获好评。同年被吸收为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曾任常德市汉剧团团长、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市戏曲改进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南省戏曲改进委员会委员。“文化大革命”中曾被揪斗。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恢复工作,年逾花甲犹积极参加演出并热情培养新秀。1981年元月,病逝于常德。其孙女王阳娟得其亲传,被评为常德汉剧的优秀青年演员。(来源:中国戏曲志·湖南卷)
李福祥(1914~1981) 桃源县陬市人,武陵戏演员,工旦行。年轻时曾活跃于围鼓堂,场面上吹拉弹打皆能。1940年正式加入同乐班,拜邓元桂为师。演《黄河阵》、《盗旗马》、《三元会》、《凤仪亭》、《拾玉镯》诸剧,尤为拿手。从师萧庆福学高腔《思凡》,嗓音扮相俱佳,人称“假妹儿”。1942年,同乐班改为桃源县抗敌化妆宣传队第一队,他担任队长。排演反映东北抗日游击战的《最后两弹》,自扮村女,为武陵戏最早之现代剧目。1952年,以演《思凡》参加中南区戏曲会演,因唱做俱佳获演员奖。同年参加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获演员二等奖,唱腔灌制成武陵戏的第一张唱片。王朝闻著文评其为“真正懂得如何强调细节的好演员”。1953年参加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1955年,主演《桃花装疯》参加湖南省第二届戏曲观摩会演,获得奖励。1956年参加文化部戏曲演员讲习会学习。他生前是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来源:湖南戏曲音乐集成)
李福祥 男,1913年出生,湖南桃源人。常德武陵戏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工旦行。年轻时为中药铺的学徒,酷爱戏曲,记戏甚多。吹拉弹打,件件皆能。1940年入同乐班,师从邓元桂,并跟随萧庆福学高腔,20岁尚苦练跷工。《黄河阵》《凤仪亭》《拾玉镯》等剧均为他的拿手。嗓音扮相俱佳,人称“假妹儿”。1942年,戏班因形势需要,排演了反映东北抗日游击战的《最后两颗子弹》,为常德最早现代戏。其师法传统,又锐意革新。1940年代即进行旦行化妆服饰改革,为兄弟班社所效仿。又不断改进提高演唱技艺。所演《思凡》心理层次清晰,表演细腻柔美,唱腔酣畅明快,富有地方特色。1952年以此剧参加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获表演二等奖,著名评论家王朝闻评论“真正懂得如何强调细节的好演员”。1953年随团赴朝鲜慰问,演出《梁红玉》等剧,受到国家嘉奖。1956年参加文化部戏曲演员讲习会学习。曾任常德汉剧团团长,常德市人大代表,常德市戏曲改进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南省戏曲改进委员会委员。李福祥(1914~1981) 常德汉剧演员。桃源县陬市人,年轻时为中药铺学徒,酷爱戏曲,为业余围鼓班活跃分子,记戏甚多。吹拉弹打,件件皆能。民国二十九年(1940)正式加入同乐班,拜饱学的邓元桂为师,并从萧庆福学高腔,二十五岁尚苦练矫工。《黄河阵》、《盗旗马》、《三元会》、《凤仪亭》、《拾玉镯》诸剧,均为拿手。嗓音扮相都佳,因而人皆呼为“假妹儿”,声名益著。民国三十一年,同乐班改为桃源县抗敌化妆宣传队第一队,他担任副队长(后为队长)。排演了反映东北抗日游击战的《最后两弹》,为常德汉剧最早之现代戏剧目。李福祥从艺后既虚心学习传统,又锐意革新。四十年代即大力改革旦行化妆服饰,为兄弟班社所仿效,并不断改进演唱技艺。所演《思凡》,层层揭示幼尼心理活动,柔美而兼带几分村女野气,表演细腻而又泼辣大方,唱腔酣畅明快,富有地方特色。1952年,以此剧参加中南区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获个人奖;同年参加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获演员二等奖。王朝闻著文评其为“真正懂得如何强调细节的好演员”。1953年参加赴朝慰问,演出《梁红玉》等剧,受到国家嘉奖。1954年参加洞庭湖堤垸整修工程演出,担任工地文工队第十二队队长,全队荣立集体功。1955年,主演《桃花装疯》之桃花,参加湖南省第二届戏曲观摩会演,获得奖状。1956年参加文化部戏曲演员讲习会学习,并参与湖南戏曲艺术团在京汇报演出《思凡》,重获好评。同年被吸收为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曾任常德市汉剧团团长、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市戏曲改进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南省戏曲改进委员会委员。“文化大革命”中曾被揪斗。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恢复工作,年逾花甲犹积极参加演出并热情培养新秀。1981年元月,病逝于常德。其孙女王阳娟得其亲传,被评为常德汉剧的优秀青年演员。(来源:中国戏曲志·湖南卷)
李福祥(1914~1981) 桃源县陬市人,武陵戏演员,工旦行。年轻时曾活跃于围鼓堂,场面上吹拉弹打皆能。1940年正式加入同乐班,拜邓元桂为师。演《黄河阵》、《盗旗马》、《三元会》、《凤仪亭》、《拾玉镯》诸剧,尤为拿手。从师萧庆福学高腔《思凡》,嗓音扮相俱佳,人称“假妹儿”。1942年,同乐班改为桃源县抗敌化妆宣传队第一队,他担任队长。排演反映东北抗日游击战的《最后两弹》,自扮村女,为武陵戏最早之现代剧目。1952年,以演《思凡》参加中南区戏曲会演,因唱做俱佳获演员奖。同年参加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获演员二等奖,唱腔灌制成武陵戏的第一张唱片。王朝闻著文评其为“真正懂得如何强调细节的好演员”。1953年参加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1955年,主演《桃花装疯》参加湖南省第二届戏曲观摩会演,获得奖励。1956年参加文化部戏曲演员讲习会学习。他生前是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来源:湖南戏曲音乐集成)
李福祥 男,1913年出生,湖南桃源人。常德武陵戏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工旦行。年轻时为中药铺的学徒,酷爱戏曲,记戏甚多。吹拉弹打,件件皆能。1940年入同乐班,师从邓元桂,并跟随萧庆福学高腔,20岁尚苦练跷工。《黄河阵》《凤仪亭》《拾玉镯》等剧均为他的拿手。嗓音扮相俱佳,人称“假妹儿”。1942年,戏班因形势需要,排演了反映东北抗日游击战的《最后两颗子弹》,为常德最早现代戏。其师法传统,又锐意革新。1940年代即进行旦行化妆服饰改革,为兄弟班社所效仿。又不断改进提高演唱技艺。所演《思凡》心理层次清晰,表演细腻柔美,唱腔酣畅明快,富有地方特色。1952年以此剧参加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获表演二等奖,著名评论家王朝闻评论“真正懂得如何强调细节的好演员”。1953年随团赴朝鲜慰问,演出《梁红玉》等剧,受到国家嘉奖。1956年参加文化部戏曲演员讲习会学习。曾任常德汉剧团团长,常德市人大代表,常德市戏曲改进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南省戏曲改进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