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角色

来自戏曲百科

戏曲演员在剧中扮演人物的具体分类,古称脚色,(王国维着有《古剧脚色考》)。如男脚分老生、小生、净之类,女脚分老旦、小旦、贴旦之类,是根据剧中人物不同的性别、年龄、身份、气质、性格而划分的类型名称,在表演上各具特色。明清两代,随着昆曲传奇和舞台艺术的发展,脚色分工的细类逐渐完善丰富,形成了分门别类的行当。行当是总体概念,脚色是具体的称谓,但习惯上脚色跟行当被通用。

清嘉庆、道光间,昆曲的脚色行当定基本定型在”生、旦、净、末、丑”五大行当之下,又细分二十小行,称作”二十个家门”:大官生、小官生、巾生、穷生、雉尾生、老旦、正旦、作旦、四旦、五旦、六旦、大面、白面、邋遢白面、老生、副末、老外、小丑、副丑、杂。其中难度较大,最能体现班社水准和演出品质的是大面、老生、官生和正旦,俗称「四庭柱」。近代昆剧班社一般只有十八个演员,俗称「十八顶网巾」,少数大班社才有二十多名演员,通常班社只要十个基本家门齐全就可演出,其他家门的脚色可由家门接近的演员代扮。

还有“武行”的名称,是擅武行当的统称。昆剧原无单独的武行,清中业以后,不少昆班以武戏招来观众,武行遂被重视强调而成为单独家门。大抵生扮为武生、旦扮为武旦、小生扮为武小生、老生扮为武老生等。另外,武行也泛指武戏群众脚色或专演武戏群众脚色的演员,所扮脚色在剧中大都没有名字,专职翻腾打斗。旧时武行演员大都练就各种筋斗和各种套路的

“把子”,有的还身怀绝技和绝招。过去戏单广告上除开列重要演员的名字外,常附加“全武行”一语,以示武打规模之盛大。

昆剧脚色家门的内涵十分丰富,他的分类除了主观审美意识外,大致以脚色的性别、年龄、身份、地位、性格、气质等诸因素逐步完善发展而形成。[1]

昆剧的「生」主要扮演剧中男性脚色,他的明目最早见于宋元南戏。昆曲于明代兴起后,生分为正生和小生两支,正生指剧中生行正角,小生指剧中生行副角,并不受年龄限制。清代中业以后,老生独立为细行,生才以扮演青年男脚色为主,俗称小生,并分出大官生、小官生、巾生、穷生、雉尾生等细行,生行的音色运用以假声为主,真假嗓结合,表演儒雅倜傥,潇洒飘逸。

大官生:亦称大冠生,意指做官或戴冠的男角。大官生戴髯口,一般扮演风流韵借的帝王或贵重之人。其表演特点是气宇轩昂,舒展恢宏,功架持重大方。大官生一般戴黑三,少数例外,如《千钟禄-惨睹》中的建文帝戴一字髯,以展示他仓皇出逃的狼狈相,又如《长生殿-哭像》中的唐明皇戴花三,以展示他悲痛凄惨的衰年形象。著名的大官生有:《长生殿》中的唐明皇、《铁冠图》中的崇真帝、《千钟禄》中的建文帝等。

小官生:亦称小冠生,又称“纱帽小生”。扮演青年的文职演员,假音的运用较大官生为多。表演要求在儒雅飘逸的基调中透出气宇轩昂的神态,是界于大官生与巾生之间的一个家门。著名的小官生有:《荆钗记》中的王十朋、《白罗杉》中的徐继祖、《金雀记》中的潘岳等。《琵琶记》中的蔡伯喈原归小官生家门,但《辞朝》、《书馆》两折由大官生扮演,此属特例。

巾生:又称“儒生”或“扇子生”,多系年轻的风流书生,一般尚未求到功名,而且往往是爱情故事的主角,因此类角色多戴方巾或必正巾或手持折扇而得名。气质注重书卷气,又需具有折扇功底,如《牡丹亭》的柳梦梅、《玉簪记》的潘必正、《红梨记》的赵汝舟、《西楼记》的于叔夜、《风筝误》中的韩琦仲等。

穷生:又称“苦生”、”黑衣生”,俗称

“鞋皮生”,专门扮演穷困的年轻书生。因此家门规定镶鞋后跟必须蹋着趿在脚上,故得名。剧终多以中状元或做高官收场,要求唱、念音色须带悲音,步法要略带移步,类似拖着鞋皮,两手经常抱胸而双臂却要平端,不失儒者风度。如《绣襦记》中的郑元和、《彩楼记》中的吕蒙正、《永团圆》中的蔡文英、《金不换》中的孙俊云等。

雉尾生:又称”翎子生”,俗称“鸡毛生”,指头戴紫金冠,加插两根雉尾的小生,大抵与武事有关。多扮演雄姿英发的青年将领或英姿飒爽而带稚气的将门之子。演员必须文武双全,具有耍翎功底,是生行中具有特殊演技的家门。身段动作舒展、刚劲并常伴以舞动翎子来表现角色的心情和神态。如《连环记》中的吕布、《西川图》中的周瑜、《白兔记》中的咬脐郎,被称为”三副鸡毛生”[1]

旦脚是女性角色的总称,昆剧旦行有”老、正、作,四、五、六”之说,实践中还有一个贴旦,共为七个家门。一般来说,老旦扮演老年妇女,正旦扮演中年妇女或贞烈青年妇女,五旦扮演大家闺秀或新婚贵妇,六旦扮演聪明活泼身份低下的少女,作旦主要扮演少年童子,四旦则专演刺杀戏女角。

老旦:古称”老贴旦”,另称”一旦”,扮演老年妇女,也兼演太监之类丧失男性特征的男子,嗓音要求宽亮苍劲,以真声为主。表演以稳重严肃而又慈祥和蔼的神情为主,步伐缓慢略带移步,头部微晃,以显出老年龙钟之态。如《精忠记》中的岳母、《铁冠图》中的周母、《白罗杉》中的苏母、《荆钗记》中的王老夫人、《钗钏记》中的黄甫老夫人、《西厢记》中的崔夫人等。另外有《铁冠图》中的王承恩、《双官诰》中的大太监等也是由老旦演员扮演。

正旦:也称”二旦”,扮演已婚或中年妇女,重唱工,要求嗓音宽阔、刚劲。正旦角色多以悲怆凄恻的表演为主,以唱功为重。嗓音要求宽厚宏亮,高亢激越,故俗有”雌大面”之称,表演以深沉肃穆、悲创凄恻为主,身段动作端庄大方,衣着多为素色黑褶子。如《琵琶记》中的赵五娘、《寻亲记》中的郭氏、《金锁记》中的窦娥、《烂柯山》中的崔氏等。《慈悲愿》中的殷氏和《艳云亭》中的萧惜芬,被称为

“小正旦”,演唱以婉转凄怆为主要特征。此外正旦也扮演较为年轻而身份较高的贞烈妇女,俗称”穿帔正旦”,如《渔家乐》的马瑶草、《满床笏》的龚夫人、《风筝误》中的柳夫人等。

作旦:俗称”娃娃生”或”娃娃旦”,又称”花生”,也称”三旦”,主要扮演男性童子和青少年女性角色,嗓音要求柔和甜润,身段动作清柔舒展,表演以活泼稚嫩为主。如《寻亲记》中的周瑞隆、《慈悲愿》中的庄旺儿、《浣纱记》中的伍子、《南柯记》中的花郎等。作旦也扮演活泼开朗的青少年女性脚色,多为喜剧人物,如《鸣凤记》中的赛琼、《双红记》中的红绡、《浣纱记》中的春鸿等。

四旦:也称”刺杀旦”,传统昆剧没有武旦,却有刺杀旦,需要武功技巧的戏,即由刺杀旦承担。刺杀旦简称”刺旦”、”刺”与”四”同音,故名。常扮演刺奸复仇的女性刺客,或扮演凶狠淫荡又被人杀的女子。刺杀旦着重做工,有特殊的表演身段,要求演员具有较好的的武功基础。著名的有《渔家乐-刺梁》中的邬飞霞、《一捧雪-刺汤》中的雪燕娘、《铁冠图-刺虎》中的费贞娥,俗称”三刺”。《义侠记-杀嫂》中的潘金莲、《水浒记-杀惜》中的阎惜姣、《翠屏山-杀山》中的潘巧云,俗称”三杀”。”三刺”和”三杀”是刺杀旦的代表剧目。

五旦:古称”小旦”,所扮者基本上都是青年女子,而且多半是窈窕淑女、大家闺秀。因这类角色都身在深闺,故又称”闺门旦”,一般为爱情故事剧的女主角。要求嗓音清丽圆润,表演含蓄韵借、雍容大方,并于端庄中透出妩媚的神态。如《牡丹亭》中的杜丽娘、《西厢记》中的崔莺莺、《幽闺记》中的王瑞兰、《风筝误》中的詹叔娟等。帝王妃子和新婚贵妇也多由五旦扮演,如《长生殿》中的杨贵妃、《浣纱记》中的西施、《金雀记》中的井文鸾、《南柯记》中的金枝公主等。另外五旦也扮演流落、蒙尘的善良女子,如《玉簪记》中的陈妙常、《绣襦记》中的李亚仙。

六旦:古称”风月旦”,又称”活泼旦”、”快乐旦”,或说由”乐旦”转音得名,通常扮演年轻活泼、机智勇敢、身份较五旦为低的青年女子。如《西厢记》中的红娘、《翡翠园》中的赵翠儿,《牡丹亭》中的春香等。嗓音要求甜美清脆,着重于做工与念白。另外《蝴蝶梦》中的田氏、《彩楼记》中的刘千金也由六旦扮演。

贴旦:贴旦原系「旦之外又贴一旦」之意,为旦中副角。称贴旦概念较宽,包含风月旦、作旦、武小旦三个细行在内。所扮多村姑贫女,丫环侍妾,同一剧中有两个旦脚时,次要脚色也就常由贴旦扮演。如《琵琶记》中赵五娘由正旦扮演,牛氏即由贴旦扮演。

武旦:专扮擅长武艺的女性脚色,表演重武打,在神话中常饰仙女或女妖。昆剧旦行中,没有武旦、刀马旦和丑旦专攻的家门,武旦脚色一般由具有武功底子的六旦演员扮演,刀马旦角色由文武双全的武旦或四旦演员兼演。

丑旦:又称”四花面”、”四花脸”,专扮演滑稽或奸刁的女性脚色,昆剧中没有丑旦的专行,脚色根据人物的年龄、身份、性格等因素,分别由老旦、白面、副丑、小丑等家门的演员扮演。如《风筝误》中的詹爰娟。

耳旦:宫女类的脚色,有”大耳朵旦”和”小耳朵旦”之分,凡扮演有姓名的宫女脚色皆称”大耳朵旦”,如《太白醉写》中的宫女永新。无名无姓者为”小耳朵旦”,由于宫女常站在帝王或贵妃两旁,如耳,故得名。[1]

净角俗称”花面”或”花脸”,包括大面、白面、邋遢白面三个家门,大面为正净,白面和邋遢白面为副净。据记载,因其化妆不净(勾脸涂色)而反言取名。至元代,净行的化妆造型、音色运用以及表演风格已初具规模,并可作为剧中的正角。清初至清代中叶称为大面,又有红面、黑面、白面之分,至晚清因红面、黑面皆演剧中正角儿和唯一个家门,仍称大面,属正净;白面又据脚色的化妆造型以及身份、地位、性格等因素分为白面和邋遢白面两个家门,隶属副净。

大面:又称”大净”(正净),俗称”大花面”或”大花脸”,化妆造型有红、黑、花、白、紫、蓝等多种色彩的脸谱,以红、黑二色脸谱的男性正面形象为主,如关羽、赵匡胤、李逵、尉迟恭、阎王、达摩老祖等。红面通常扮演威武刚毅、忠义赤诚而富有正义感的人物,黑面大多扮演勇猛刚烈、粗鲁豪爽的大将或英雄好汉。大面的嗓音要求宏亮浑厚,表演基调为威武沉淀,注重气势、功架,身段动作幅度较大。

著名大面如:《单刀会》中的关羽、《风云会》中的赵匡胤、《九莲灯》中的火德星君、《千金记》中的项羽、《西川图》中的张飞等, 《八义记》中残害忠良的权奸屠岸贾也勾红脸,此属特例。另外《虎囊弹》中的鲁智深、《西厢记》中的惠明等勾白脸的和尚,以及《牡丹亭》中勾蝴蝶状花脸的胡判官等也由大面扮演。

白面:又称”粉面”、”副净”,大多扮演反面人物,以心地险恶又有权势的奸相为多,除眼纹及眉心纹勾黑外,全脸皆涂以白粉。有时也扮正面人物,或无所谓好坏的人物。嗓音要求宽阔浑厚中略带闷音、沙音,表演注重功架、气魄,以沉着中透露出诡谲奸诈、凶残暴戾的神态为主。如《鸣凤记》中的严嵩、《连环记》中的董卓、《精忠记》中的秦桧、《红梅记》中的贾似道等。白面家门中另有褶子白面和短衫白面两个细行,褶子白面大多扮演阴险恶毒鱼肉乡里的土豪劣绅,如《寻亲记》中的张敏;短衫白面一般扮演豪而社会地位低微的老年正面人物,如《白兔记》中的窦公、《渔家乐》的邬老老等。

邋遢白面:除面涂白粉以外,在眼角、鼻窝等处,加上一些黑纹,因化妆造型较白面为脏而得名。所扮者大多是下三流角色或社会地位低微的平民百性,又近于插科打诨式的人物,以念白为主。如《绣襦记》中的乞丐扬州阿二、《十五贯》中的尤葫芦、《白兔记》中的庙祝、《白罗杉》中的强盗马腾、《琵琶记》中的拐子等。[1]

末行扮演中年以上男子。在北杂剧中,末称”末泥”或”末尼色”,泛指末本正角,与宋元杂剧所称的”生”同,而与”末”的涵义不同。宋元南戏所称之”末”实即”副末”,除担任报台,介绍剧情梗概和剧目主题的开场外,还在戏中扮演社会地位低下的次要脚色。昆剧”末”行是继宋元南戏脚色制度发展而来,按照南昆的路子,包括老生、副末、老外三个家门,约在清代中叶初步定型。

老生:清代中叶,从正生中分出老生一支,但根据周传瑛、沉传芷所说,老生是从元杂剧正末演化而来,所扮角色主要为身份地位较高的中年男子,大都是剧中主角。髯口戴黑三和花三为多,嗓音要求高亢宽亮,全用真声,念白注重口劲,表演以庄重大方、沉着老练为主。

昆剧末行中原没有老武行家门,直到晚清,随着昆剧武戏的发展,武老生等武行家门才应运而生。著名老生有:《连环记》中的王允、《满床笏》的郭子仪、《牡羊记》的苏武、《烂柯山》的朱买臣、《麒麟阁》的秦琼等。另外,老生脚色中也有不带髯口的特例,如《玉带记》中的裴度。

副末:与正末相对而得名,一般扮演剧中身份地位较低的中年男子,都为剧中配角。传统昆剧演出整部传奇之首出,照例皆为副末念诵词曲开场。这类脚色表演要求略带卑微格调,注重念白,表演与老生基本上相同。如:《荆钗记》中的李成、《白罗衫》中的奶公、《单刀会》中的鲁肃、《琵琶记》中的黄门官。另外,副末脚色中也有不带髯口的特例,如《渔家乐》中的简人同就是,意为少年老成。

老外:简称”外”,所扮角色多半是饱经风霜的年老长者,以朝廷重臣为多,其扮演范围颇广,上至朝廷重臣,下至仆役方外。嗓音要求苍劲浑厚中略带沙音,表演以端庄肃穆为主,髯口戴白满和花满为多。如:《浣纱记》中的伍员、《千钟禄》中的方孝孺、《精忠记》中的宗泽、《寻亲记》中的范仲淹等。

外:元杂剧中已有外末、外旦、外净等称谓。大致指末、旦、净等家门的次要角色。明、清以来,”外”演化为专演男性角色的行当。南戏中”外”意为「生之外又一生」之意,为生之副角,昆剧则分化为”小外”与”老外”两支。”小外”见于早期的昆剧传奇,与小生、小末并存兼通,明中叶以后归并于小生一门,”老外”稍晚出现,与老生、副末同类。[1]

丑又分为副丑和小丑两个家门。其区别是副丑的面部白块画过两边眼梢,而小丑只画到眼的中部,副丑常穿官衣、袍,而小丑多穿短衣。南戏的丑与北杂剧的副丑相近,通常扮演次要角色,以滑稽调笑为主。早期昆剧的丑行,除继承了南戏的传统之外,开始扮演比较重要的角色并致力于人物性格的刻划。

副丑:简称“副”,又称”二面”,多扮演狡猾阴险而身份较高的人物,如奸臣、刁吏、恶讼师之类人物。多穿褶子或官衣,表演注重冷隽,讲究静工,以奸诈诡谲、阴阳怪气、皮笑肉不笑的神态为主,气派近于白面,伪善近于小丑,猥琐近于副末。副丑中穿戴纱帽官衣的称为”圆领二面”,身段动作和功架近于白面,如《鸣凤记》中赵文华、《桃花扇》中的阮大钺等。另一类穿戴方巾方巾褶子的称”方巾二面”,多为外表风流潇洒内心奸诈狠毒的角色,身段动作近于巾生。如《水浒记》中的张文远、《义侠记》中的西门庆。副丑还有一种”油二面”,主要扮演滑稽角色,如《西厢记》中的法聪、《幽闺记》中的翁郎中。一些性格顽劣或刁恶的中老年妇女也由副丑扮演。副丑也有扮演正面角色的特例,如《连环记》中献策任侠的曹操。

小丑:因其面部白块较副为小,古称”小花面”、”小花脸”或”三花面”、”三花脸”,又称”小面”、”三面”,所扮大多是心地善良而风趣、社会地位较低或滑稽可爱的角色。多穿短衣,昆剧丑脚不分文武,有时扮演武功繁重的身段戏。如:《寻亲记》中的茶博士、《渔家乐》中的万家春、《艳云亭》中的诸葛暗、《挡马》中的焦光普等。小丑也扮演少数反面角色,如《十五贯》中谋财害命的娄阿鼠。另外一些粗俗滑稽的妇女也由小丑扮演,如《风筝误》中的詹爰娟、《金锁记》中的张母等。[1]

杂的名目最早见于元代南戏和杂剧,是昆剧中没有名姓的群众角色,群众角色指四人以上,男性统称「龙套」,包括太监、校尉、将官、军士、衙役、随从、家丁等,女性统称「宫女」,包括宫女、歌姬、舞女、恃女、女兵等。扮演这类群众角色俗称「跑龙套」或「跑宫女」。演员必须熟悉各种群场舞台调度的位置、队形和掌握各种全场齐唱的同场曲牌,武戏还须有翻打的功夫。杂行也扮演次要群众配角,俗称”小搭头”或”零碎”,包括书童、中军、更夫、马夫、船夫、禁子等。昆剧中的杂行大体上承袭了南戏的体制,明清时的昆班大都人员不多,没有专攻的杂行演员,各种群众角色由各个行当兼演,这种状况与元杂剧中的”净扮杂当”大致相类。近代昆剧班社及现代昆剧团也大都没有杂行专职演员,除了极少数主要演员外都分担杂行角色。[1]

戏曲脸谱

一看到涂红画绿的脸谱,你一定会想到戏曲;或者一提到戏曲,你一定会想象到舞台上勾画五彩脸谱、身着各色戏衣的人物形象。脸谱是中国戏曲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戏曲艺术的重要特征之一。

中国戏曲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舞台艺术,它融汇了文学、音乐、舞蹈、武术、杂技、美术等多种因素。从舞台上呈现给观众的视觉形象来看,除了处于戏曲核心地位的表演方面,舞台上的人物造型和景物造型就是人们眼中最为直接而重要的了,在传统戏曲中,人物造型方面更是重视和突出的重点。人物造型包括头、面部化妆和服装两大部分。脸谱是属于面部化妆范畴的,在戏曲人物造型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那么,什么是脸谱?

前辈戏剧家张庚先生说:“脸谱是一种中国戏曲内独有的、在舞台演出中使用的化妆造型艺术。从戏剧的角度来讲,它是性格化的;从美术的角度来看,它是图案式的。在漫长的岁月里,戏曲脸谱是随着戏曲的孕育成熟,逐渐形成,并以谱式的方法相对固定下来。”脸谱是中国戏曲独有的,不同于其他国家任何戏剧的化妆。戏曲脸谱有着独特的迷人魅力。

脸谱与戏曲人物角色的关系如何?是不是戏曲中的每个人物都需要勾画脸谱呢?回答是否定的,不是每个人物都要勾画脸谱,脸谱的勾画要按照人物角色的分类来进行。

中国戏曲中人物角色的行当分类,按传统习惯,有“生、旦、净、丑”和“生、旦、净、末、丑”两种分行方法,近代以来,由于不少剧种的“末”行已逐渐归入“生”行,通常把“生、旦、净、丑”作为行当的四种基本类型。每个行当又有苦干分支,各有其基本固定的扮演人物和表演特色。其中,“旦”是女角色的统称;“生”、“净”、两行是男角色;“丑”行中除有时兼扮丑旦和老旦外,大都是男角色。

一般来说,“生”、“旦”的化妆,是略施脂粉以达到美化的效果,这种化妆称为“俊扮”,也叫“素面”或“洁面”。其特征是“千人一面”,意思是说所有“生”行角色的面部化妆都大体一样,无论多少人物,从面部化妆看都是一张脸;“旦”行角色的面部化妆,也是无论多少人物,面部化妆都差不多。“生”、“旦”人物个性主要靠表演及服装等方面表现。

脸谱化妆,是用于“净”、“丑”行当的各种人物,以夸张强烈的色彩和变幻无穷的线条来改变演员的本来面目,与“素面”的“生”、“旦”化妆形成对比。“净”、“丑”角色的勾脸是因人设谱,一人一谱,尽管它是由程式化的各种谱式组成,但却是一种性格妆,直接表现人物个性,有多少“净” 、“丑”角色就有多少谱样,不相雷同。因此,脸谱化妆的特征是“千变万化”的。

“净”,俗称花脸。以各种色彩勾勒的图案化的脸谱化妆为突出标志,表现的是在性格气质上粗犷、奇伟、豪迈的人物。这类人物在表演上要音色宽阔宏亮,演唱粗壮浑厚,动作造型线条粗而顿挫鲜明,“色块”大,大开大合,气度恢宏。如关羽、张飞、曹操、包拯、廉颇等即是净扮。

净行人物按身份、性格及其艺术、技术特点的不同,大体上又可分为正净(俗称大花脸)、副净(俗称二花脸)、武净(俗称武二花)。副净中又有架子花脸和二花脸。丑的俗称是小花脸或三花脸。

正净(大花脸),以唱工为主。京剧中又称铜锤花脸或黑头花脸,扮演的人物有《将相和》的廉颇、《铡美案》的包拯等,大多是朝廷重臣,因而以气度恢巨集取胜是其造型上的特点。

副净(也可通称二花脸),又可分架子花脸和二花脸。架子花脸,以做工为主,重身段动作,多扮演豪爽勇猛的正面人物,如鲁智深、张飞、李逵等也有扮反面人物的,如京剧中抹白脸的曹操等一类,也由架子花脸扮演。在其他剧种里大多不称架子花脸,有的剧种叫草鞋花脸,如川剧、湘剧等。二花脸也是架子花脸的一种,戏比较少,表演上有时近似丑,如《法门寺》中的刘彪等。

武净(武二花),分重把子工架和重跌朴摔打两类。重把子工架一类扮演的人物如《金沙滩》的杨七郎、《四平山》的李元霸等。重跌朴摔打一类,又叫摔打花脸。如《挑滑车》中牛皋为架子花脸,金兀术为武花脸,金兀术的部将黑风利为摔打花脸。

“丑”(小花脸或三花脸),是喜剧角色,在鼻梁眼窝间勾画脸谱,多扮演滑稽调笑式的人物。在表演上一般不重唱工,以念白的口齿清晰流利为主。可分文丑和武丑两大分支。

戏曲中人物行当的分类,在各剧种中不太一样,以上分类主要是以京剧的分类为参照的,因为京剧融汇了许多剧种的精粹,代表了大多数剧种的普遍规律,但这也只能是大体上的分类。具体到各个剧种中,名目和分法要更为复杂。

戏曲中的角色行当最初是用于表现人物的社会地位、身份和职业,后来逐渐扩展到表现人物的品德、性格、气质等方面。角色行当具有类型化特征,而且对角色的区分带有明显的善恶、褒贬的道德评价在里面,如公正忠孝者为端庄的正貌,奸邪可恶者刻画成丑形。面部化妆和服装是区分人物角色的可视的直接表征,如果说服装主要是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职业;那么面部化妆,尤其是脸谱化妆更多表现的是人物的性格、气质、品德、情绪、心理等方面。通过脸谱对人物的善恶、褒贬的评价是直接的,一目了然的。如曹操勾白脸表示奸诈,关羽勾红脸表示忠义等。

脸谱具有相对独立的欣赏价值和审美意义,但从根本上说,它始终是戏曲表演艺术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对脸谱的艺术表现力和审美特性的认识,只有在观看戏曲演出过程中,结合服装和表演才能充分理解、认识。

脸谱与服装的配合构成了舞台上净、丑角人物的外观,再配合唱、念、做、打的表演就形成了舞台上光彩照人的艺术形象,唤起观众的心理共鸣。眼睛、面部是情绪、心理的窗户,因此脸谱是观众的视觉中心,脸谱对唤起观众审美心理的美感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五颜六色,变幻无穷,内涵丰富,就连许多西方艺术大师都觉得中国戏曲脸谱“奇妙极了”。

参考资料

  1. 1.0 1.1 1.2 1.3 1.4 1.5 1.6 中国昆剧大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