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曲子戏

来自戏曲百科

新疆曲子戏是流行于新疆乌鲁木齐、昌吉、米泉、阜康、焉耆及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戏曲剧种。新疆曲子戏形成于乌鲁木齐及北疆地区。1959年,在新疆曲子戏流行最广的昌吉回族自治区正式成立了新疆曲子剧团,已先后挖掘出50多个传统剧目,47个唱腔曲调和10余个曲牌。这些唱腔、曲调和曲牌,虽大多吸收自眉户、鼓子曲、平弦和新疆各族民歌、音乐,但都在长期的运用中有所丰富和发展,带有浓厚的北疆地方色彩,创造出了自己的风格。

艺术特点

哈密自乐班演出的新疆曲子剧都是折子戏,剧目短小精悍,角色较少,既可在舞台演出,又能在农村地头甚至农家炕头走唱、坐唱。曲子戏的道白,使用陕西口音的新疆地方土语、方言,诙谐幽默、亲切易懂,受到当地汉族、回族以及来自西北各省移民的欢迎。哈密地区的曲子戏,还吸引了不少维吾尔族观众,甚至还有维吾尔族演员登台演曲子戏的。新疆曲子戏的曲调之所以优美动听,是因为它善于博采众长。它不仅以陕西眉户、兰州鼓子、青海干弦为基础,还吸收了西宁的俗曲、河州小调、苏北民歌《茉莉花》、东北秧歌二人转、回族的花儿、撤拉族的撒拉调、锡伯族的《太平歌》以及兼揉维吾尔、哈萨克民间曲调的曲子戏音乐太平令等等。多种民族音乐成分的融合,使新疆曲子戏唱腔高亢明亮、悠扬婉转,伴奏旋律独特,调式生动别致,形成自己特有的艺术风格,体现了新疆地区汉族来源广泛、少数民族众多的区域特色。所以经哈密发展起来的新疆曲子戏,很快传遍天山南北广大地区,成为新疆汉文化中的一枝艺术奇葩。

新疆曲子戏的伴奏以三弦、四胡、板胡、二胡为主,人手多了也可增低音乐器和弹拨乐器。打击乐有鼓、板、锣、铰等。摊子小的仅用碰铃(甩子)控制节奏。自乐班子重在乐字,每逢婚丧嫁娶,冬闲年节,张家请、李家邀,无需酒肉款待,只求酽茶伺候。能唱的成本大套,初学者三言两句,唱的唱,拉的拉,场面十分热闹。

曲子戏名家

徐建新、徐建善、曹大鼓、顾占元、姚春喜、贺老六、侯立明(浑名要命娃)、魏桂红、马秀贞、马玉清、马玉川、黑牡丹、陈翠红、老二(维吾尔族曲子戏演员)、邓金荣、王峰、王长荣、田爱静、乔爱萍、窦永虎、迪丽努尔、单雪等。

代表剧目

演出剧目有《打烟灯》 、 《大保媒》 、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 《李雅仙刺目劝学》、《周文寻父》、《小姑贤》、《柜中缘》、《钉缸》等,另外还演唱《孟姜女》 、 《小放牛》等小调和折子戏《卖水》 、《对花》、《张良卖布》、《双官告》等。《下三通》是曲子戏进疆后的第一个定型剧目。代表剧目有《李彦贵卖水》、《张良卖布》、《大山里》、《哈哈泉子的户儿家》、《阿同汗》、《湖畔英雄》等。

曲子戏院团

昌吉州艺术剧院新疆曲子剧团 | 呼图壁县芊惠源新疆曲子剧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