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我心

来自戏曲百科

以一曲《朝阳沟》唱响中华大地,唱红大江南北的河南省豫剧三团,继新世纪之初创演了蜚声全国享誉剧坛的《香魂女》(获得中国第六届艺术节大奖)之后,又新近推出了豫剧现代戏《悠悠我心》(编剧:姚金成、何中兴,导演:张平),笔者有幸获得一睹之快!它以清新、优美、深沉、隽永的艺术风格和发人深思的思想内涵,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获得了审美的满足。

          该剧以豫西山区为背景,以山村女教师葛荣为救助贫困家庭学生而与女儿发生的情感冲突为故事线索,表现了基层教育工作者献身山村教育事业的高尚情怀,以真实感人的人物形象和他们命运的曲折变化,展现了党和政府殚精竭虑、通过“两免一补”财政政策改变农村教育困难局面的伟大战略意义。该剧既具有现实主义的凝重深厚,又具有浪漫主义的奔放诗意,使观众在感受到当下农村部分弱势群体生活困难的同时,更着力表现了党和政府对农民群众疾苦的深切关怀和积极救助,从而表现了我们社会在历史性转型中的蓬勃生机和伟大希望。

        《悠》剧以其质朴清新的风格,诗情画意的舞台呈现,简约的剧情,优美的唱段,凝成了一段真情之歌,奉献之歌,从而产生了强烈的艺术震憾力、感染力。《悠悠我心》的成功,不仅是此类风格样式作品的成功,更重要的是,它唤起了人们对人类美好情操的追求、向往。同时,也有力地证明了现实主义创作的无穷魅力。

        剧本剧本,一剧之本。剧本创作往往是整个剧目成败的关键。对于现代戏而言尤其是这样。据悉,为搞好剧本创作,省财政厅委托文化厅组织了得力的主创班子。我省著名剧作家姚金成和何中兴接受编剧任务后,曾数次赴嵩县山区体验生活,广集素材,于去年12月拿出了剧本初稿。剧本完成初稿后,又专门征求了洛阳、三门峡等地在基层从事教育工作和参与“两免一补”工作的同志的意见,对剧本进行了调整充实。还多次邀请北京、上海和我省戏剧界专家深入探讨论证,为剧本的进一步提高出计献策,为《悠》剧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悠》剧的成功,关键在于写了人,关注了普通人的命运,它把作品的基调置于对人类美好情操的呼唤和重建之上,坚持从人的遭遇、选择入手,给真、善、美这样一个最基本的道德命题予以最朴素、最原始的诠释,从而使那些沉溺于金钱纷争中的人们受到了一次灵魂的洗礼和心灵净化。这便是《悠悠我心》对我们的启示。

        其实,《悠》剧讲述的是一个甚为简单平常的故事,然而,就在这平常简单得有些老、旧的情节事件中,却深深地寄寓着作者那极其强烈的道德理想和审美思想。高明的编剧仅抓住女主角葛荣在料理完丈夫丧事后,那痛苦悲伤的内心世界,自然巧妙地设置了宽厚、善良的山民们,真诚地劝她走、送她走,那感人至深的情节,以此推开了人物动作的发展,突出表现了女教师葛荣欲走不忍的矛盾心理。以至本来该走,能走,却又不想走,最终毅然决定留在月亮湾小学,继续任教,并将其全部的心血和爱都献给了边远山区的教育事业。该剧没有激烈的戏剧冲突,也没有复杂的人物关系,要说有的,那就是人与人之间颇为淳朴真挚的情感互动,而这种真诚、美好的情感交融恰恰正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遗失,亟待重建的地方。

        要说《悠》剧最能打动人的地方,当属葛荣在几次“欲动用方亮抚恤金”的选择上所展开的戏剧冲突,作者格外细腻地描画了人物的心灵轨迹。譬如:象葛荣在“走”与“留”的两难选择上,作者始终把握和运用了以情感人、以情留人的手法。在情感的铺垫和互动方面,作者又选择了几个感人的故事情节,使得葛荣最终选择留下来“留”的真实可信。再如:当葛荣心爱的女儿方小雪,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市里重点中学,需要两万元的择校费时,女儿哪里知道?!牛三铁的父亲竟为十块钱的学费借了七家都没借到!将近四分之一的山里孩子因极度的家庭经济困难面临辍学,到外地去打工……。妈妈心里明白,那“两万元的抚恤金,是方亮留给小雪的钱,拿出来容易收回难!”妈妈更知道:“毁材容易育材难,一步走错百步殇!”但最终还是将小雪爸用性命换来的两万元抚恤金,垫付支援给了特困家庭和十几名山里娃的学费、杂费、书费以及月亮湾小学所有的教学开支上了……。 “那是爸爸用命、用血换来的钱,那是叫我上学的钱啊!” 面对爱女的埋怨,葛荣无言对答:“千言万语涌在胸又惭又羞……。”

       《悠》剧作者十分注重开掘戏剧主题的现实性,高度重视与当代观众审美心理的接轨。故事生动感人,人物丰满鲜活,一看便知,全剧始终贯穿着对现实生活的透识关照,尽是从现实生活中摄取的鲜活素材,实属有感而作。可见,创作该剧不仅需要横溢的才华,更得有真诚的心灵。事实证明,著名编剧姚金成同志是位颇具社会责任感的剧作家。不难看出,《悠》剧处处都凝结着他的心血,传导着他的呼吸与脉动,回荡着他对现实生活深处的灵魂拷问。因此,豫剧现代戏《悠悠我心》的剧本有着它独特的艺术风采和魅力,为二度创作留下了广阔的空间。

        该剧导演张平,善于思考,多于创新,导演现代戏尤为见长。其中不乏成功之作。如豫剧《村官李天成》、《抢来的警宫》等。可谓导演现代戏的年青老手。从《悠》剧成功的演出中,足以看出张平为之付出的心血。他灌注现代意识,重视综合表现,舞台面貌新颖,手法简洁明快。应省略之处,一笔带过,该渲染之处则浓墨重彩。他注重突出戏曲风格,不落俗套,且转换得当,衔接自然,尤其在刻画人物方面是下了功夫的,他能使几个主要角色均达到了性格突出,形象鲜明之地步,实乃难能可贵!不难看出,导演张平是以一种现代的戏剧观念、美学观念和思维观念对传统的戏曲舞台力求整体出新的艺术追求,以及对舞台呈现作出新的尝试和实践。他把观众带入了一个真实可信的生活化、诗意化的艺术氛围之中,使人们真切地感觉到剧情的起伏跌宕、人物的栩栩如生和现实生活的流动,并以丰厚的内在底蕴展现出感人的艺术个性与魅力。从某种意义上讲,又是一次创新、突破跨越!给我们提供了许多理性的思考和有益的经验。

        曾有戏曲大家说过,戏曲,一半是“戏”,一半是“曲”。“戏”以“曲”而传。《悠》剧的音乐设计,可谓豫剧特色突出,时代气息浓郁,尤其在开掘主题、烘托剧情上,卓有成效地增强了抒情性,抒事性,主旋律音乐与全剧的风格基调更是吻合有佳,委婉、高亢、细腻、亮丽,达到了豫剧特色与人物特色的最佳结合。

        戏曲戏曲,“曲”是戏曲塑造人物最为重要的手段,设计者在充分理解和把握剧情及人物性格的基础上,成功地设计了诸多精彩的(唱腔)唱段,如女主角杨红霞的核心唱段,在充分保持传统豫剧板式韵味的同时,糅进了现代豫剧音乐的旋律,相互渗透,使其婉约简洁,高亢有力,节奏明快,如泣如诉,不仅洋溢着豫剧的原汁原味,而且渗透着其它剧种的精髓。加之杨红霞,那纯净甜美的嗓音,使其唱腔俏丽委婉多姿,美中又显激昂奔放,时而含悲抑动,时而声随泪下,时而吞声而歌,时而轻吟浅唱,当收则收,该放且放,犹如以腔写人,以情润腔,情中有声,声情交融,简直达到了声美、情美、韵更美的境界!

        该剧舞美设计特邀了上海戏剧学院舞美系教授徐海珊,他是我国著名一流的实力派舞台美术设计师,结合该剧的主题精神和风格特征,通过富于想象力的灯光变幻,他把写实和写意、具像呈现和空间流动进行完美的结合,创造出了如诗如画的舞台景观,极好地服务了剧情的推进和人物心灵轨迹的刻画。尤其是贯穿全剧的旋转平台,反复强调表现了舞台的多空间和随意性,或幻觉回忆,或写意抒情,似乎让人感觉到那是演员和观众共同创造的互动平台。既可谓人生的大舞台,也可是月亮湾小学的三尺讲台,时而沟壑山梁,时而教室操场,时而白杨高耸,时而黄花遍地,使得大自然始终充满生机,就连风和雨,云和月,山和水,也都随人的主观意识而产生情感色彩。把更多的空间留给观众去联想,让观众在思考中去完成三度创作。在一定的情境中,还独具着象征意味的物象视觉效果,使得乡情、人情皆在诗情画意之中。

        《悠》剧的舞美灯光,点缀了环境,烘托了剧情,充分展示了人物的心理状态,情绪变化,极大地服务了演员的表演,其意境的优美和灯光的变换,恰似一首无声的交响乐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

        该剧演员阵容强大。饰演葛荣的青年演员杨红霞曾获中国戏剧表演最高奖“梅花奖”,她扮相俊美,表演细腻,嗓音纯净甜美且极具爆发力,对人物丰富的内心把握得相当准确,其核心唱段荡气回肠,令人称道。饰演三铁的丁巧锋,饰演小雪的张梨娟等,均为省豫剧三团舞台上的陌生面孔,第一次在新创剧目中扮演重要角色,人物把握准确,表演清新感人,实在可圈可点。饰演牛刚的青年演员蒿红伟,形象生动性格鲜明,唱腔兼具高亢与深沉,把一个贫困山区农民的悲苦命运演绎得非常感人。还有饰演奶奶的陈秀兰,饰演狗闪的陈清华,都展现出了演唱和刻画人物方面扎实的功力。

        《悠悠我心》的创作排演,集中了我省戏剧创作方面的精兵强将,堪称强强联合。如担纲编剧的姚金成,多次在我省重点剧目创作中立下战功,他的代表作《香魂女》在获得中国艺术节大奖后,又相继被豫剧、曲剧、蒲剧、秦腔等多个剧种二十多个专业剧团移植搬演;《村官李天成》(合作),在获得诸多大奖之后,又被搬上银幕。导演张平,在导演《村官李天成》和《程婴救孤》中连创佳绩,是我省最具实力和发展前景的戏剧导演之一。音乐作曲朱超伦、赵国安、汤其河,曾分别或共同担任过《香魂女》、《村官李天成》和《程婴救孤》的唱腔设计,是当今河南豫剧音乐创作的一流组合,作曲家周虹的加盟,为该剧音乐的出新作出了突出贡献,使得该剧音乐在三团传统的交响化风格上又有了新的发展……

剧情介绍

本剧以豫西山区为背景,以女教师葛荣为救助贫困家庭学生而与女儿发生的感情冲突为故事线索,表现了基层教育工作者为支持山村教育,帮助贫困家庭孩子上学的无私奉献,以真实感人的人物形象和他们命运的曲折变化,展现了党和政府殚精竭虑,通过农村中小学学校危房改造和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实施“两免一补”政策以及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促进教育公平,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逐步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解决农村义务教育困难局面的伟大战略意义。该剧既具有现实主义的凝重深厚,又具有浪漫主义的奔放诗意,使观众在感受到时下农村部分弱势群体生活困难的同时,更着力表现了党和政府对农村群众疾苦的深切关切和积极救助,从而表现了我们的社会在历史性转型中的蓬勃生机和伟大希望。

主创人员

姚金成 国家一级编剧

何中兴 国家一级编剧

张 平 国家一级导演

朱超伦 国家一级作曲

赵国安 国家一级作曲

汤其河 国家一级作曲

周 虹 国家一级作曲

李宏权 国家一级指挥

徐海珊 国家一级舞美

周正平 国家一级灯光

梁华勋 服装设计师

沈玉珍 化妆造型师

徐红星 音乐配器

主要演员

葛 荣----杨红霞

三 铁----丁巧锋

小 雪----张梨娟

牛 刚----嵩红伟

奶 奶----陈秀兰

彭 浩----李书奇

狗 闪----陈清华

赵 娜----宋艳秋

石主任----时木全

小 虎----石 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