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剧

来自戏曲百科

徽剧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它诞生于安徽,兴盛时期曾促进了国内戏曲剧种的发展。

明代中期,安徽南部是中国东南的商业文化中心,当时的流行戏曲声腔如余姚腔、海盐腔、弋阳腔传播到这一带,并与当地语言和民间音乐相结合,于明代晚期形成青阳腔、徽州腔、四平腔等多种新的声腔。明末清初,四平腔在安庆怀宁的石牌一带流行时演变成为委婉柔和的吹腔。同时,西秦腔等乱谈声腔流入安徽,也在石牌一带与青阳腔等融合演变成为高亢激越的高拨子腔。吹腔和高拨子腔合称吹拨,也称石牌调或称安庆梆子,构成徽调的两种主要唱腔,激越处或武戏部分唱高拨子腔,文戏部分唱吹腔。两种声腔在相互配合使用中逐渐交融,于清代乾隆年间产生了二簧腔。到乾隆中叶,安庆石牌徽班走向外省,从此开始有“徽班”称谓出现,唱腔称“徽调”,演出剧目称“徽剧”,继而徽班风靡大江南北,日益壮大起来。

应该说,徽班的不断涌现与徽商的大力资助扶持是分不开的。尤其是明末清初至乾隆末年,既是徽商的黄金时代,同时也是徽班全面繁荣的时期。当时富有的徽商把欣赏戏曲作为一种娱乐方式,出钱组建戏班,人们将此类班社皆称为徽班。至清代中期,徽班数以百计,著名艺人不断涌现,活动范围从安徽南部延伸到安徽中部、东部,并随着徽商足迹扩展到江苏、浙江、江西等地。

清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高朗亭率领的三庆徽班在徽州盐商江鹤亭的资助下进京为高宗八旬祝寿献演。随后四喜班、和春班、春台班陆续进京,号称“四大徽班”进京。徽班在京城名噪一时,在京的其他戏曲艺人均以搭入徽班唱戏为荣,并先后形成了徽调与秦腔、徽调与汉调相互融合的局面。由于徽调二簧腔与汉调西皮腔的合流,在清代嘉庆、道光年间皮簧腔盛行,并最终演变成为京剧。

当时的三庆徽班班主程长庚被誉为“徽班领袖、京剧鼻祖”。徽班不仅雄踞京城舞台,徽调也在全国各地广为流传,影响遍及江苏、湖北、福建、广东、广西、山东、四川、贵州、云南等地,促进了40多个地方戏曲剧种的发展,婺剧、赣剧、川剧、湘剧、粤剧、桂剧等受徽剧影响尤深。

清代中期,京剧风行,在它南下的强大压力下,徽剧在全国范围内则日趋衰落,到清末已濒临消亡。然而在安徽,直到清末,徽班还很活跃。在民国初期,安庆、巢湖、当涂、徽州等地仍有数十个徽班在活动。日本侵华战争爆发,安徽本土徽班才日渐衰落。

上世纪50年代,时任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田汉为拯救并继承古老的徽剧,向安徽省委建议成立安徽省徽剧团。于是,在1956年招收了一批徽剧小学员,正式成立了安徽省徽剧团,成为目前国内集研究、教学、演出为一体的唯一徽剧专业团体。1959年春和1961年徽剧团分别赴北京、上海等地汇报和公演,北京、上海各大报刊都载文给予很高评价,盛赞古老的徽剧从此获得新生。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观看徽剧演出,并接见了全体演职员,梅兰芳、马连良、张君秋等京剧表演艺术家观看了演出后,给予热情鼓励和指导。

2005年11月18日,安徽省徽剧团与安徽省京剧团合并组建为安徽省徽京剧院。2006年,徽剧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艺术特点

徽剧在表演艺术上善于兼收并蓄,博采众腔之长。演出容量大,表现力丰富,能以多种声腔表现各种复杂人物情感,以多种表演技艺塑造舞台人物形象。其表演题材广泛,既能演出诸如《八阵图》《水淹七军》《龙虎斗》《七擒孟获》等历史题材的大戏;又能表演如《踢球》《闹灯》《骂鸡》等生活小戏。其表演场面或委婉细腻,如生旦排场戏《赠剑》《断桥》《醉酒》;或火爆炽列,如武打戏《烈火旗》《八蜡庙》《英雄义》等。其表演形式也灵活多样,可分可合,可大可小,单折戏、连台戏均可演出。由于演出题材广泛,涉及各类人物众多,故徽剧的角色行当有一套完备的体制,号称“十大行,百人档”,许多剧目中的场面如《对金刀》《铁笼山》《闹江州》等,都有十行具备、多种群“档子”对打的表演。

戏曲演出

2022年09月29日,安徽省徽京剧院在[[]]演出,参与演出。(详情

2022年09月29日,安徽省徽京剧院安徽大剧院演出您的查询内使用的某些“”未用对应的“”封闭。您的查询内使用的某些“”未用对应的“”封闭。参与演出。([[|详情]])

2021年11月26日,安徽省徽京剧院在[[]]演出。(详情

2021年11月26日,安徽省徽京剧院安徽大剧院演出您的查询内使用的某些“”未用对应的“”封闭。。([[|详情]])

2021年10月07日,安徽省徽京剧院在[[]]演出,参与演出。(详情

2021年10月07日,安徽省徽京剧院武汉剧院演出您的查询内使用的某些“”未用对应的“”封闭。您的查询内使用的某些“”未用对应的“”封闭。参与演出。([[|详情]])

2020年12月01日,安徽省徽京剧院在[[]]演出。(详情

2016年10月22日,安徽省徽京剧院在[[]]演出,参与演出。(详情

...更多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