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板腔
弦板腔也称作“板板腔”。由于它的主要乐器有“弦”(二弦和三弦)、“板”(又叫“呆呆”,分蚱板、二板两种)而得名。是流行在陕西咸阳、乾县、礼泉、兴平、武功、周至一带的古老剧种(皮影形式)之一。在与陕西西部接壤的甘肃庆阳、宁县、正宁、合水、天水等地,也有弦板腔皮影班杜的演出。其唱腔既豪放悲壮,高昂激扬,又委婉细腻,柔和清亮,能够表现各种人物的不同性格和感情,具有浓郁的田园牧歌式的农耕特色和民歌韵味。
1958年乾县人民剧团、兴平人民剧团、礼泉人民剧团将长期以“三尺生绡作戏台,全凭十指逞诙谐”的皮影戏形式弦板腔搬上了大舞台。从此,弦板腔的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一)弦板腔的形成与发展
弦板腔过去被人们称为“隔帘说书”,最早是用纸剪成人来演唱。据不少艺人回忆,清雍正、乾隆、嘉庆年间,已是弦板腔的兴盛时期。当时已出现了弦板腔的四大名班。即以咸阳北贺村的刘致和班和兴平县换印子(其本名不详)班为代表的东路流派;以礼泉县张冉村的杨五班和乾县薛梅坊的朱九班为代表的两路流派。在艺术特色上,东路流派唱腔豪放,以武戏见长;西路流派则唱工细腻,情态逼真。
西路皮影弦板腔(东路是阿宫腔)曾盛行于清代雍正、乾隆、嘉庆年间。当时走红关中的就有“致和”“杨五”“换印子”“天训子”四大皮影弦板腔名班社。“一挂牛四个人,绳子四条椽四跟”是当时的演出场面。牛车用做舞台,四根大椽撑在车厢四周,朝观众的一面挂上亮子(帐幕),亮子后面挂一盏亮灯,随着乐声响起,坐在前面的一人按照剧情舞动手中皮影,后面三人奏乐唱词,戏就开演了。
清光绪年间,弦板腔的班社越来越多,队伍逐渐壮大,无论演唱、演奏都比以前更富有特色和个性,音乐上也更丰富。著名前手有咸阳瓦刘寺的郑疯子(本姓刘),布李村的银和(李伯坤),兴平县的陈虎(艺名恩头子)等。光绪末年到民国年间的名前手有礼泉县的王天德,兴平县北汤台的孟文秀,史明村的陈连桂,程家村的任天锡,马跑泉的刘五,礼泉县张冉村的刘致远,史德乡的刘延礼,乾县马连村的郝镇安、马怀玉等。号称“东西两杆旗”的二弦演奏家,有兴平县(东路旗手)肖七,礼泉县(西路旗手)李六。他们对弦板腔音乐的发展都曾起到过积极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弦板腔搬上了大舞台,逐渐发展成为优秀的地方剧种。在党和政府的指导下,1954年7月,组织旧艺人建起了“灯塔剧社”。1955年1月易名“和平剧社”,有演职人员62名。1956年4月,省人民剧团向乾县调拨青年演员20余名,演员阵容大为改观,演出水平有所提高,改名“乾县人民剧团”。1958年以后,在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双百方针政策指引下,陕西省委下达了关于抢救古老剧种,挖掘民间戏曲遗产的指示,并把乾县、礼泉、永寿三县合并,改名为“乾县第二剧团”。在剧本、板路、唱腔、身段、道白、音乐、场景各方面进行了改革,所排《紫金簪》《九连珠》《十二寡妇征西》《春暖花开》等剧目走红关中,享誉陕甘,参加陕西省国庆十周年献礼演出,颇得各界赞誉。后乾县剧团又聘请老艺人郝振安、马怀玉、陈文蔚等传授弦板音乐和唱腔,从此,把弦板腔从皮影“亮子”搬上了大戏舞台,以演员取代皮影。1960年“乾县第二剧团”又改名为“乾县弦板腔剧团”。同年三月,乾县“弦板腔剧团”参加了陕西省新搬上舞台剧种汇演大会后,弦板腔被确定为全省重点培养的五个新剧种之一。
“文化大革命”中传统戏禁演,改演“样板戏”与新编现代戏。1970年咸阳地区“样板戏”汇演,该团所排弦板腔《智取威虎山》获奖多项。1978年传统剧目解禁,乾县弦板腔剧团在继续演弦板腔的前提下,兼演秦腔。1979年改编后重新排演的弦板腔古典剧《紫金簪》,由本团脱颖而出的优秀青年演员税小玲主演高寄玉,上演后,以其俊美的扮相,动听的唱腔和弦板腔优美的旋律受到广泛称赞,每每演出,场场爆满,曾被陕西省文化局列为“陕西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献礼演出”剧目,并在陕西电视台和陕西人民广播电台多次播放。
1982年剧团分为一队、二队。1983年初定名为“乾县第一剧团”与“乾县第二剧团”,多活动在甘肃一带。1984年将一部分演职人员转业,只留一个团。因受电影、电视、录像等多元文化的冲击,乾县及周边地区在大舞台上演弦板腔大戏的现象已不复存在。
(二)弦板腔音乐
“弦板腔”的音乐,属于七声音阶的徵调式,有变宫和变徵。整个音乐结构从“正板”“慢板”“散板”与“垫板”(皮影艺人统一叫“喝场子”)的板式结构看来,似属于板腔系统。但从“伤音子”“撇板”“七偕五”“三不齐”等板式结构看来,又似乎属于联曲体,也就是牌子腔系统。实际上弦板腔是板腔系统与联曲体相结合的一种特殊体系。它的节奏极不规则。它的唱腔特点不仅与“北曲”“以‘断’为主……神情方显”(见徐大椿《乐府传声》)的特点一样;也有类如元曲《东堂老·天下乐》衬字的使用(见《词曲》)。唱腔的风格,也是北曲“使人神气鹰扬,毛发洒淅,足以作人勇往之志”的风格。不过有的唱腔却具有南曲“纤徐绵沙,流洒婉转,使人飘飘然丧其所守而不自觉”的特点。总的说来,弦板腔的音乐唱腔是以北曲的衣钵作为骨干的。其具备南曲特点之处,很可能是后来吸收“弦索”的营养所致。
弦板腔的乐器,主要是二弦、三弦与板板。而板板又是演奏风格的决定因素。这很可能是北曲大鼓曲艺形式的说唱特点的遗风。
板共分:
“二板子”是两块形如秦腔“梆子”的枣本板子,但较“梆子”既窄且短,顶端穿孔,以皮条拴连而成。
“蚱板子”类如秦腔的“牙子”,但底页(枣木)较“牙子”窄而小,上页是用短于底页三分之一的两块竹板,三者顶端穿眼,同以皮条拴连而成。“二板子”用以击节,“蚱板子”用以按拍。演奏的方法是摔而不是打。节拍进行非常自由,其特点是变化多端。
“弦子”分“三弦”和“二弦”两种。
“三弦”为绑有腰码的“土三弦”,弦壳两端是用桐木薄板蒙盖。
“二弦”俗称“二股弦”,弦筒和盖板皆桐木质,竹板为弓,弦身短于“三弦”的三分之二。
以上二者同以牛皮作弦,其音幽厚昂扬,显示了渭北高原人民的精神气质。
1.基本板式
[正板]为弦板腔最主要、基本的板式。基本节拍为2/4,但也有1/4、3/4、3/8节拍穿插出现。情感表现幅度较大,既能豪放,又能委婉,它通常有七字句、八字句、十字句及转板或换唱段的九字句等句式。其中八字句最为抒情。
[紧板]也是弦板腔唱腔音乐的主要板式之一,1/4节拍。结构类型有七字句紧板、十字句紧板和三不齐紧板等三种,个性明显、抑扬顿挫适可,最能体现剧中人物激昂奔放的情感。
[流水板]也叫做[二流板],苦音2/4节拍、欢音1/4节拍,七字句格式。有专用的起板过门和放音过门,是弦板腔唱腔音乐的独立板式。
[倒板]也叫做[倒音],只有一个上句,有欢、苦音之分。用于[紧板]或[正板]之前。
[撇板]是紧打慢唱的完整板式,可以直接落板也可转[紧板],仅用[七棰]起板、起板过门同[紧板],落板同[正板]。多用于激烈的场面。
[滚板]颇具特色,行腔舒展,节奏比较自由,有规整的伴奏音型。唱词有五字句和长短句之分。
2.伴奏曲牌
弦板腔的伴奏曲牌有弦乐和唢呐两种。弦乐曲牌常用的有[苦音弦索][欢音双塌塌][苦音二开头][欢音二开头][剪剪花]等10多首。唢呐曲牌常用的有[凡一拍][普天乐][唢呐皮][番王令][寿宴开][流水空场][大流水空场][三眼腔][马道仁][朝天子][迎仙客][唢呐皮尾声][柳生芽][地留]等20多首。
(三)唱词结构
弦板腔的唱词多用七字句和十字句,也有五字句和六字句。七字句为二、二、三或三、二、二词格结构。十字句为三、三、四或三、四、三词格结构。五字句是二、三词格结构。
(四)角色行当
弦板腔的角色行当在搬上大舞台之前只有生、旦、净、末、丑五类,搬上大舞台后,吸收秦腔的行当体制,在五大类的基础上又分四生(文小生、武小生,须生、老生)、四旦(正旦、小旦、彩旦、武旦)、二净(大花脸、二花脸)、一丑共十一门类角色,加上各类“杂角”,即江湖上称谓“十二行当”。
文小生指男性青少年中的学士、儒生等唱、做并重,以唱功见长,表演上讲究刚、柔、温、静,如《紫金簪》的夏昌时,《火焰驹》的李彦贵等。
武小生类似秦腔的文武小生,主要扮演擅长武艺的男性青年,如《取桂阳》的赵云、《九连珠》的云冲霄、云冲汉等,讲究扮相英俊,嗓音洪亮,神态端庄,突出英武、刚健之气,唱、做并重,以武功见长。
须生指挂“黑三绺”的中年男性,多扮演品位较高的朝廷命官、将帅等,如《九里山》的刘邦、《取桂阳》的诸葛亮、赵范等,以唱功见长,表演上讲究文雅凝重,气度大方。
老生指挂麻、白须的中老年以上的男性人物,是须生行当的补充,也称“末”行,如《紫金簪》的高元贵、《火焰驹》的黄璋等。
正旦主要扮演中年以上的妇女,以唱功见长,因弦板腔的传统戏剧目大多取材于“列国”“三国”的历史题材,小生、小旦、须生戏较多,正旦戏剧目少见,一般多作为小旦的陪衬,老旦戏则更少,皆由正旦应工。
小旦指女性中的年轻姑娘、小姐等,如《紫金簪》的高寄玉、夏秋莲、陈碧玉等,根据性格的不同,在表演上又分别有所侧重。
彩旦与秦腔雷同,武旦唱念做打俱全,以做、打见长,讲究表演潇洒,英武矫健,武打要求干净利落,刚中有柔,柔中有刚。
大花脸、二花脸与秦腔雷同,以唱做并重,如《九里山》的项羽,用大花脸的唱功,二花脸的做功,表演上既讲究沉稳、威武,又要求有点火暴、粗犷。
丑角搬上大舞台后吸收川剧、京剧、秦腔等兄弟剧种的艺术特点,以及杂技等姊妹艺术的营养,为弦板腔的丑角表演艺术注入新的血液。利用水袖、道袍、帽翅、马鞭等道具创造了许多表演套路,如《烟鬼还魂》中运用气化和“撑杆”的僵尸还魂,很有特色,表演上尤为讲究诙谐、风趣、美化。
除以上行当外,其他杂角则与秦腔雷同。
(五)器乐
1.文场器乐
弦板腔的文场乐器有木板腰码三弦、二弦、板胡、笛子、唢呐等;搬上大戏舞台后,又加进了二胡、琵琶、扬琴、大三弦、大提琴等乐器,但是在实际伴奏中,其主要伴奏乐器弦子(三弦)、二弦和板子紧密配合,便能充分体现出弦板腔独特的音乐风格。
弦板腔的乐队伴奏形式极具特色,时进时出,时随时停,形成一个强烈的对比效果。其包腔规律为:七字句正板只包中间两个字、十字句正板只随最后四个字;七字句紧板避开前两个字、十字句紧板避前三字;滚板则反复过门音乐的最后一小节作为衬奏,以强化演唱的滚唱性。
2.武场器乐及锣鼓经
弦板腔的武场乐器有板鼓、铙钹、小锣、钩锣、暴鼓、干鼓、牙子、战鼓、木鱼、水子、大镲、铰子。
弦板腔的锣鼓经与秦腔锣鼓经基本相同,分为开场锣鼓、动作锣鼓和起板锣鼓三类。其用途也都基本相同,故不赘述。
(六)弦板腔的代表剧目及有影响的演员
弦板腔的传统剧目是非常丰富的,可惜大部分已经散失。新中国成立后,在20世纪60年代左右,经省传统剧目工作室挖掘抢救,仅搜集有《本门道》《韩原山》《三英配》《天水关》《石佛洞》《麻姑洞》《蛟龙驹》《马陵道》《追风驹》《征北塔》《马踏五营》《千人杰》《青龙关》《白门楼》《白虎关》等565个(包括折子戏11个)。弦板腔剧目内容丰富,一般都有着伸张正义,鞭笞邪恶的主题思想。尤其它的语言通俗,生活气息浓厚,更为群众所喜爱。
弦板腔的代表剧目有传统剧目《紫金簪》《九连珠》《取桂阳》《白马血盟》《铜台破辽》《十二寡妇征西》《十五贯》《囊哉》《逼上梁山》《武则天》《谢瑶环》《丑人计》《拉郎配》等。现代题材剧目有《借驴》《十三姐妹闯三关》《相立贝》《七星剑》《朝阳沟》《穷人恨》《血泪仇》等剧目。
弦板腔的有影响的演员有王天德、王武生、孟文秀、桓志恒、刘延礼、张茂才、王天柱、张彦相、费有才、刘智民、杨巧言、丁碧霞、徐俊锋、车秀花、王碧云等。[1]
- ↑ 陕西地方剧种/屈曌洁.—西安: 太白文艺出版社,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