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琴书

来自戏曲百科

山东琴书又名“唱扬琴”的,早期称做“小曲子”。约在清雍正年间,发源于鲁西南菏泽地区,迄今已有250年左右的历史。进入民国之后,鲁西南涌现出了不少琴书名艺人,如菏泽的张彩启、杜奉德、房金玲、管廷廉、刘廷义,济宁地区的李若光、张鹤鸣等,这些艺人的演唱风格以其充满田园情调特有的艺术魅力促成了“南路”琴书的形式,后在著名艺人邓九如的创新发展下,又形成了“北路”琴书。山东琴书的中篇书目有《白蛇传》《双头马》《小姑贤》等28部;反映历史故事的书目有《三省庄》《翠花宫》等十部;段儿书《借年》《断桥》《王婆骂鸡》等77段;其他历史故事《王宝钏》《战长沙》等54段。

山东琴书的主要伴奏乐器为坠琴、古筝、软弓京胡、三弦等乐器、演唱者还是自操乐器的演奏者,又要担当书中的各种角色,有声有色,配合演唱,还有人用竹筷敲着碟子随腔伴唱,那动听的音乐,婉转的唱腔,穿插上起时伏的伴唱,使整个演出气氛非常热烈活跃,引人入胜。

山东琴书有曲牌214个,开场器乐曲牌24支,演唱曲牌有{凤阳歌}{上河调}{垛子板}等;演奏曲牌有{大八板}{降香牌}{梳妆台}等。山东琴书在成武拥有着丰厚的艺术遗产,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如今,活跃在成武的琴书班子主要有白浮镇的贾家班和孙寺镇的付家班。

山东琴书为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起到了重要作用,具有地方方言、民俗、文学、俗曲等多种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