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快书

来自戏曲百科

山东快书早期因主要演唱武松故事,故称唱“武老二”的。1949年,高元钧在上海录制唱片时,才正式定名为“山东快书”。

清道光六年(1826年)一些落第举子在临清,编成数回武松故事的唱词,后由傅汉章借用梨花片伴奏,在老牛大捽缰调基础上创造出特有的韵诵体唱法。20世纪30年代,出现了高(高元钧)杨(杨立德)两大流派,曲种活力大增,在全国具有深远影响。他们艺术造诣高,各具独特风格;又有较多的传人,并被广大观众认可,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山东快书至五十年代,已经逐渐进入鼎盛时期。高元钧与杨立德精湛的快书艺术,是以作为鼎盛时期的突出代表,也可以说他们已经具备条件,在继承传统艺术精华,不断革新创造,在长期艺术实践中形成的“高派”、“杨派”山东快书显示着山东快书鼎盛时期的高度,而成为各具崭新艺术风格的两大流派。

山东快书在成武有深厚的群众基础,一些晚会和演出,大都有山东快书这种演出形式,著名曲艺演员李令和先生表演的《吴大妈改嫁》等段子,多次在省市曲艺会演中获奖。山东快书以其风格粗犷豪放,滑稽幽默,乡土气息浓郁的特点得到群众的普遍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