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姬送子
过去戏班下乡,每一个台期的第二天日场正本戏演出之前,要先演这个例戏,主要是在农村的神诞期间作酬神演出。这个戏有三个演出版本:
一是“宫装送子”,行内称为“十三支”,因为剧中包含了十三支牌子。全剧分为三场:第一场“别洞”,叙述七仙姬寿辰,六位神仙姐姐前来祝寿。随后玉帝降旨,命七仙姬下凡将她与董永相恋而生下的儿子,送回给董永。第二场“别府”,叙述董永因献绢有功,被封为进宝状元奉旨巡游。第三场“送子”,叙述七仙姬与董永相会,送回儿子。“宫装送子”是因为七位神仙都身穿宫装,在剧中表演一个名为“反宫装”的舞蹈技巧性动作而得名。能演“宫装送子”的都是粤剧大班。
二是“纱衫送子”。同样由主要演员担纲演出,但只演其中第三场“送子”,删去二羽扇和女罗伞三个角色,而众位神仙都不穿宫装,也就不能表演“反宫装”了。仙姬不穿宫装只穿纱衫,所以叫“纱衫送子”。
三是“大佛图贺寿小送子”,俗称“小送子”。这个版本极为简单,只由一般群角演员演出,剧中人物只有七仙姬、董永、四堂旦和罗伞,台词也只有几句口白,现在农村演出的都是这个“小送子”。
剧情简介
「送子」是搬演董永与仙姬七姐结合,但为玉帝逼令分开,七姐产下孩儿送回董永抚养的故事。「送子」又分《大送子》及《小送子》,是次的演出为《大送子》。《大送子》以七位仙女上场眺望凡间开始,董永高中状元游街,七姐把孩子送回董永。董永接过孩子,夫妇互诉离情,再次以仙凡为界,从此永远分别。当董永在仙姬群中找寻妻子,六位仙姬以「反宫装」表演在瞬间中的变身幻化,让观众留下深刻印象。据学者林万仪小姐的考证,粤班在十九世纪中叶已经表演天姬反宫装。杨恩寿在同治四年十二月初三(1866年1月19日)的日记中记述旅居广西时,曾于广东会馆观看天姬反宫装,更指出:「盖粤俗出场必演《天姬送子》故事」。由此可知,「反宫装」在一百五十年前已见于粤班的演出。
戏曲演出
未收录本剧目演出信息,如果您有资料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