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市豫剧院

来自戏曲百科

商丘市豫剧院于1948年成立,原商丘地区豫剧团,1997年撤地更改为商丘市豫剧一团,2004年撤团建院更名为商丘市豫剧院,在商丘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的关心支持和正确领导下,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在文化生产上硕果累累,创作编排了一大批优秀精品剧目,六十年代排演的《社长的女儿》轰动全国,受到周总理等国家领导人的肯定,七十年代排演了《智取威虎山》、《红灯记》等剧目,八十年代排演的《包青天》、《小白鞋说媒》被拍成电影和戏曲故事片,在全国放映,九十年代拍摄的戏曲艺术片《银河湾》多次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睢阳忠烈》、《乡村女支书》、《赤子心》等剧目荣获省委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奖。

自2006年底商丘演艺集团组建以来,商丘市豫剧院做为龙头院团,继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紧紧围绕建设商丘“文化名市”的目标定位,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为载体,加快文艺院团创新之路,着力打造文艺精品,开拓演艺市场,提升对外文化交流水平。艺术创作成果显著,现代豫剧《钟鸣钟庄》获省委宣传部最高奖“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和省第五届优秀艺术成果奖;大型古装戏《浣纱记》、《李香君》和廉政戏《龙河钟声》荣获第十届、十一届、十二届河南省戏剧大赛“文华大奖”,廉政戏《龙河钟声》作为2012年第五届黄河戏剧节参赛剧目,荣获金奖,实现全省四连冠。人才队伍建设发展壮大,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国家一级(正高职称)4人、二级(副高职称)16人、三级(中级职称)34人,2009年,院长陈新琴以娴熟、细致、高水平的表演技能荣获中国第24届戏剧梅花奖,填补了商丘历史上的空白。演出场次和演出收入呈递增趋势,豫剧院以创新为动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发挥演艺资源优势,实施精品战略,在既有的北京、深圳、珠海、广州等演出基地基础上,演出市场规模稳步扩大。对外文化交流逐步加强,2010年,代表河南省携大型古装豫剧《花木兰》赴台湾演出,获得圆满成功。2013年1月,又代表国家参加由文化部组织的赴非洲“欢乐春节”文化交流活动,受到非洲人民的热烈欢迎。为加强基层、新农村文化建设,构建和谐新农村,送去精神食粮,豫剧院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开展优秀文艺作品进农村、进社区公益性演出活动,让老百姓不出家门就能免费看到好戏、大戏,圆满完成省、市两级“舞台艺术送农民”活动的演出任务。扩大招商引资,加快项目建设,从中影集团引进嘉年华影院,投资2000多万元,深受广大电影爱好者的广泛欢迎和一致好评。

商丘市豫剧院在不断成长、稳定发展的进程中,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会议精神,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组织开展了“宣传计划生育政策  营造浓厚计生工作氛围”的百场演出,“建文化名市送文艺下乡”活动双百场演出,并按照“政府采购,剧团演出,农民看戏”的原则,积极做好每年的省、市两级的“舞台艺术送农民”活动。为农村留守儿童、失学儿童、贫困学生进行义演,奉献爱心,一次捐款34万余元。演出之余,还到敬老院为孤寡老人慰问演出,把党和社会的关怀送到老人的心中,受到老人们的欢迎,也得到当地党委、政府及群众的好评。组织赈灾义演,向汶川灾区捐款捐物,募集救灾资金150多万元,全部用于灾区重建工作。

在坚持搞好业务演出的同时,豫剧院紧密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搞好创作和宣传演出。积极组织参加市里举办的各类大、中、小型庆祝、迎检、宣传、招商引资签约仪式等活动。精心开展庆祝建国六十周年百日百场专场演出。按照省、市送法下乡的部署和要求,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积极创作排练普法节目,真实反映社会主义新时代、新面貌,反映人民群众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先后创作了多台宣传普及法律知识、弘扬法制精神的剧目和综合文艺节目,并长期深入到基层、农村、社区、厂矿、机关、学校,受到各界广大干部群众的欢迎和好评。

商丘市豫剧院的发展、壮大和繁荣,不仅提升了商丘演艺集团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扩大了对外影响力,而且还受到了温家宝总理、李长春同志的肯定。2007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亲临商丘演艺集团视察,并指出其创造的经验“路子正、方向对、效果好”,要在全国推广,在全国新闻媒体上宣传。之后,央视《新闻联播》、《焦点访谈》及各大媒体都作了重点报道。中宣部还将演艺集团的经验收入了《文化体制改革经验70例》一书。在2008年全国文化体制改革会议上,刘云山部长再次强调指出,商丘演艺集团的经验要在全国推广。就商丘演艺集团的发展,河南省委书记先后作出四次批示,强调要加大对商丘演艺集团发展的支持力度。

2008年,被授予“商丘市文化产业和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单位”、“省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单位”、全国人事部、文化部表彰的先进集体、被命名为“河南省第三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2009年,被授予“河南省流动舞台车使用先进单位”、陈新琴同志荣获中国第24届戏剧梅花奖。

2010年,市政府嘉奖。

2012年,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广电局、省新闻出版局联合表彰的“全省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先进单位”;中宣部、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联合表彰的“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先进单位”。

商丘市豫剧院,原商丘地区豫剧团,成立于1948年。曾排演了《社长的女儿》《包青天》《小白鞋说媒》《银河湾》等优秀剧目。

2005年,《浣纱记》获第十届河南省戏剧大赛“文华大奖”;

2008年,《李香君》获第十一届河南省戏剧大赛“文华大奖”;

2011年,《龙河钟声》获第十二届河南省戏剧大赛“文华大奖”、第五届河南省黄河戏剧节金奖;

2014年,《王昭君》获第十三届河南省戏剧大赛“文华大奖”、第六届河南省黄河戏剧节金奖,

2017年,《天下清德》入选国家艺术基金大型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

2011年、2014年两次赴台湾进行文化交流演出,2013年赴非洲埃塞俄比亚、卢旺达、马拉维访演;2015年赴韩国参加原州舞动国际艺术节。

今年75岁的商丘市豫剧院离休干部李洪恩,身材硬朗,思路清晰。聊起市豫剧院的发展史,李洪恩兴致勃勃:“我们剧院起源于1948年10月解放军商丘军事管制委员会在商丘县城北关成立的文工队。1949年移交给商丘地方政府后,请河南梆子女艺人司凤英教演豫剧,在商丘县的翠英中学剧场等处演出,在新中国成立前后的文艺宣传工作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根据李洪恩老人的回忆和史料记载,上世纪50年代起,剧团请豫剧名家陈素真等名师作指导,先后排演了《王佐断臂》、《抗秦援赵》、《岳飞》等一大批新老历史剧,除了在商丘当地演出外,还到徐州、开封、郑州、许昌、漯河等地演出,观众好评如潮。特别是在徐州演出时,场场爆满。

进入上世纪60年代后,结合社会主义建设新的形势,该团先后创作和排演了一批现代戏,如《赤胆忠心》、《野火春风斗古城》、《甲午海战》等,在河南和周边省(市)形成很大的影响。由于演出现代戏成绩突出,1960年,该团被评为全国文教战线先进集体,出席了全国文教战线群英会。1963年秋,该团创作演出的现代戏《社长的女儿》在许多地方巡回演出,赢得了广泛好评。1964年初,《社长的女儿》剧组进京汇报演出,连演了两个月,广受好评,受到了中央领导周恩来、李先念等的接见。从此,“商丘地区豫剧团”红遍全国。

“文革”时期,文艺事业受到摧残,剧团被“砍”掉一半,大批人员被分流。

改革开放后的20世纪80年代之后,文艺事业又迎来了春天,随着古装戏的开放,剧团也焕发了生机,迎来了它的又一个辉煌时期。剧团先后排演了一批现代戏和古装戏。其中《包青天》被香港金马影业公司、河南电影制片厂拍成电影;《小白鞋说媒》被拍成电影和电视剧在全国上映。20世纪90年代,由中央电视台拍摄的戏曲艺术片《银河湾》多次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睢阳忠烈》、《乡村女支书》、《赤子心》等剧目先后获得省委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奖、省戏曲大赛多项大奖。2005年,该院创作演出的《浣纱记》荣获省第十届戏剧大赛“文华”大奖及“五个一”工程奖,并多次到全国各地演出,盛况空前。2008年,该院创作演出的《李香君》再次荣获省戏剧大赛“文华奖”。今年5月,商丘市豫剧院院长陈新琴获得我国戏剧表演艺术最高奖、第二届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第24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在我市戏剧史上创造了第一。

几十年来,剧团培养了一批又一批艺术上卓有成就的演员。老一辈的,如国家一级演员、号称“活包公”的吴心平,国家一级演员、全国丑角大赛第一名获得者夏登路;艺坛新秀,如国家一级演员、第24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陈新琴,国家一级演员、2005年全国戏曲“红梅奖”河南赛区金奖获得者张燕,国家一级演员、河南省两届戏剧大奖二等奖获得者阎玉龙等。

在新的历史形势下,剧团积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2004年6月,商丘市豫剧一团撤团建院,成立“商丘市豫剧院”。 2006年年底,商丘市豫剧院牵头,在全省率先成立了一个整合全市演艺资源,集戏剧、小品、歌曲、舞蹈等艺术形式于一体的文化实体——商丘演艺集团。演艺集团推行充满活力的管理机制,走出了一条“集团+经纪人+市场”的发展路子,这一创新之举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肯定。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到商丘演艺集团视察时指出,商丘演艺集团创造的经验“路子正、方向对、效果好,做法要在全国推广”。

站在能容纳500多名观众的商丘市豫剧院演艺厅大门前,李洪恩老人感慨万千:“几十年了,剧团没有自己的演出场所,我们也没有一个自己的‘窝’。没想到这些年,我们的剧院发展得这么好,看到这些,我们剧院这些老一代人感到由衷的欣慰。”

相关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