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庆茂

来自戏曲百科

吴庆茂,籍贯不详。约生于1839年(清道光十九年)。著名大靠老生,擅演高腔连台大本戏《岳飞传》。 “老艺人吴庆茂,他演岳飞,多次事先化好了装用轿子抬着出去演出;到了后台,仍然一直以‘岳爷’自居,不苟言笑。这不单是为了对民族英雄的崇敬,更主要的是,他在努力进入‘忘我’境界,要在演出当中一气呵成地使自己的思想感情符合于他塑造的人物,而不是到了台上才是岳飞,回到后台仍然是吴庆茂。这是何等严肃认真而又高明的表演方法,真值得后来的艺人们学习。”①【注:见王升和《湘剧近百年史料琐谈》,载《湖南戏剧》月刊。】 1879年(清光绪五年),吴庆茂被公推为老郎庙总管,他想到贫寒艺人死后应有个安葬之处,经过他的发动,在老郎庙“邀茶”② 【注:邀茶:湘戏界习俗,凡班内或湘戏界重大问题,由班主或老郎庙总管邀请全班人或代表性人士与会,边喝茶边商量,并作出相应决定,谓之“邀茶”。】。他谈了想法之后,希望同行们和本家③【注:本家:即班主,一般为行箱所有者。】们解囊捐助;同时也通过名老艺人的影响,向外界劝募,筹集到一些钱,在南门外(现东塘一带)买了一块山地,作为湘剧界的公山,并起了几间木屋,从此,湘剧艺人死后才算有了葬身之地;丧失演戏能力的孤寡老人也可住到公山木屋里来。吴庆茂做事细致,他将捐助者一一刻石刊碑,以垂久远。此后,每逢中元节(长沙人称之为“七月半”),在老郎庙内举行“盂兰会”,祭奠去世艺人。按照“黑簿”④ 【注:黑簿:老郎庙设红、黑二簿,有如现在之花名册,男女分开,按入会先后登记,计有姓名、籍贯、科班出身、师从何人、何时入会等栏。生者入“红簿”;死后勾销,将其名转入“黑簿”。】上的名单,每人烧“包”(纸封内装着冥钱,上写受用者姓名)两个。另在清明节和“十月招”(招魂之意),吴庆茂和各湘戏班代表,同去公墓挂扫坟茔,追念前辈艺人。 吴庆茂终年不详。他深受湘剧艺人的尊重与怀念。来源:《湘剧名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