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凤英
司凤英(1917—1980) 山东省益都县前司家庄人。祖父司保明曾任宋庆龙旗队中班头。新中国成立后在开封落户。司凤英12岁入老义成班学戏,16岁时任主演,唱“祥符调”,善用小嗓,字清板稳,唱大段[二八板]尤见功力。20世纪30年代初,曾在百代、胜利公司灌制《刀劈三关》、《春秋配》等唱片,时与陈素真、常香玉合称河南梆子三大名旦。婚后一度脱离戏曲舞台。1952年至河南滑县阎村教戏。1953年参加范县光明剧社。1954年参加山东省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演出《刀劈杨藩》,获演员奖。同年,随山东省代表团参加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演出《无盐出征》获荣誉奖状。1956年参加山东省第二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演出《三击掌》,获老艺人奖。后任聊城地区艺术学校教师。
司凤英(1917-1980年),山东省益都县(现青州市)前司家庄人,因在开封长大,也有人说她是地道的开封人。11岁,她拜在国民戏院的武生演员杨吉祥门下学戏,12岁便正式登台演出。
上世纪二十年代末,陈素真和司凤英还是刚过10岁的小姑娘,因两人的老师孙延德和杨吉祥很熟悉,她俩从小就是好朋友。陈素真败走“开封”在杞县跑高台时,杨吉祥带领他的三个徒弟史彩云、小改、司凤英也来到杞县和陈素真父女搭班。陈素真和司凤英一见面,亲热地搂在一起,可谓他乡遇故知。
1934年,陈素真在开封赢得满堂彩时,司凤英应邀到郑州普乐戏院演出,《刀劈杨藩》一出中,司凤英扮演的樊梨花有一大段精彩的唱腔责备杨藩,赢得台下欢声雷动,在郑州也闯下了响亮的名头。
1938年5月开封沦陷前,陈素真、常香玉等大批演员因战乱纷纷离开开封,而司凤英偏要留在开封,注定了她遗恨终生的结局。因情感误入歧途,7年息影梨园,绝迹舞台。
1938年5月后,陈素真四处奔波义演,宣传抗日救国。常看她戏的不但有何应钦、白崇禧等国民党的大佬,还有八路军总司令朱德。1957年3月陈素真赴北京演出《宇宙锋》等剧,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刘少奇、周恩来的接见。
司凤英解放后获新生 两拒家乡邀请留聊城
1948年开封解放,让司凤英真正获得了新生。1953年,司凤英应聊城专区范县文化馆的邀请,参加范县“光明豫剧社”任主演。当时,其弟司光林在剧社任团长,姐弟二人齐心协力,使演出质量很快提高,受到观众和领导的好评。在1954年山东省第一届戏曲会演和华东戏曲会演时,她演出的《刀劈杨藩》《无盐出征》均获奖。
1959年秋,聊城专区成立艺术专科学校,聊城专区决定调司凤英到艺校任戏剧班教师,薛玉花当时是司凤英的学生,也是聊城专区豫剧团的演员。1961年下半年艺术专科学校奉命撤销,1962年司凤英随聊城专区豫剧团调莘县任剧团辅导员,司凤英与薛玉花师徒相处得很好。1963年,司凤英回到聊城。
1962年司凤英受邀到郑州参加“河南省豫剧名艺人经验交流座谈会”,当时河南省戏校明确表示,愿以高薪留她到戏校任教,而司凤英觉得不能辜负聊城领导对自己的信任和期望。因此,婉言谢绝了河南省戏校。1963年,河南省文化局又通过山东省文化局,正式商调司凤英到家乡戏校工作,又因聊城领导要调她到聊城文教局艺术组工作,司凤英再次放弃工资待遇较高的去河南省任教的机会。到艺术组工作后,她拖着胃病经常到各县了解演出剧目和排演新戏的情况,进行业务辅导。1964年,组织上又决定调她到聊城县豫剧团进行重点辅导,当她拖着患有高血压的病体,随剧团到各地巡回演出时,工作仍是一丝不苟。更可贵的是,司凤英在胃癌切除手术后,还不遗余力地给前来求教的人,口传身教。
闫孝增既是莘县青年豫剧团的老师,还是业务团长。1980年,司凤英应学生薛玉花的邀请,准备去莘县青年豫剧团任教辅导之际,不幸胃癌发作。生命垂危之际,还念叨:答应学生去莘县指导,看来真去不了。
司凤英去世后,1981年6月至7月,陈素真受邀到新乡戏校传艺,当时薛玉花带领莘县青年豫剧团的80多个十几岁的小演员也在新乡演出。听说陈素真来新乡传艺,薛玉花、闫孝增力邀她到豫剧团指导《宇宙锋》《梵王宫》的演出技艺。当陈素真莅临莘县青年豫剧团时,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莘县这些台风好的小演员。于是,63岁的陈素真想借莘县青年豫剧团的班底配合自己拍一部告别舞台的电视艺术片。
为此,1982年上半年,陈素真下功夫教给莘县这些小演员一些表演和唱腔技巧,还教“甩大辫子”。1982年秋,陈素真率莘县青年豫剧团到郑州演出。1982年10月,陈素真带领莘县青年豫剧团到天津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宇宙锋》《梵王宫》演出电视艺术片拍摄。
随后,莘县青年豫剧团回到山东,而陈素真留在天津。“离开天津的莘县青年豫剧团也经常用书信、电报等方式与陈素真联系,让她解疑释惑。”年逾花甲、原莘县青年豫剧团板胡乐师景保庆说,其实,陈素真没到莘县来过,主要通过在新乡、郑州、天津演出时加以传授。陈素真非常好,传授技艺也很热情。
莘县文化馆馆长张涛透露,上世纪八十年代,陈素真大师率团并指导的莘县青年豫剧团,曾经唱遍冀鲁豫等周边省市,红极一时。陈素真晚年有一个愿望,就是在山东办一个豫剧试验基地,当年莘县青年团没辜负大师厚望,大师夙愿基本实现。1987年,由于剧团改革等种种原因,这个“娃娃剧团”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