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面埋伏·十面
昆剧《十面埋伏·十面》昆剧《十面埋伏·十面》剧情介绍:昆剧《十面埋伏·十面》元末明初无名氏作。原为北曲散套,后来昆班艺人因其曲情有力,补上科介念白,成了单折的杂剧,题其剧名为《十面埋伏》,实际上只有《十面》(俗称《韩信拜将》)一折。《集成曲谱》玉集卷一及《昆曲集净》下册均曾收录。剧演韩信奉汉王刘邦之命,在九里山前排下十面埋伏阵势,围困楚霸王项羽。在混战中,项羽败逃,遇魏豹杀来,项羽数说昔日在彭城曾救他满门十八口性命,魏豹答称“岂敢忘恩”,“怎奈樊先锋在山顶摩旗,韩元帅亲自掌鼓”,最后是“假战三合”,放项羽逃出阵去。结果是魏豹因纵敌之罪被缚押,韩信传令众将追项羽至乌江。此剧[仙吕·点绛唇]套曲按北曲杂剧的规矩,由韩信一人独唱到底。考其曲辞的来历,乃出于明嘉靖刊本《雍熙乐府》(郭勋选辑)卷四,原题《大埋伏》,计为[点绛唇]、[混江龙]、[油葫芦]、[天下乐]、[哪吒令]、[鹊踏枝]、[寄生草]七支。又考明人沈采《千金记》传奇第三十七出《别姬》之后,接着也有《十面》(原名《设伏》)一出。但万历年间的昆班艺人因沈采《十面》中[粉蝶儿]、[水底鱼儿]二曲短小乏力,便按其情节借用《雍熙乐府·大埋伏》的套曲重新配制科白,并增补了[村里迓鼓]、[青哥儿]、[柳叶儿]和[赚煞]等曲,在《别姬》、《十面》连演时,不用沈采的“十面”,而用艺人俗创的“大十面”。《侯玉山昆曲谱》传存北昆演出的《十面》,径题为《千金记》。实际上侯谱《十面》不属《千金记》,而是艺人据[仙吕·点绛唇]套曲创制的“大十面”(侯谱少末尾[赚煞]一曲)。清末民初,上海的昆班也常演出大《十面》1924年5月“传”字辈在上海笑舞台演出时,由郑传镒扮韩信,顾传澜扮魏豹,沈传锟扮项羽。按:乾隆二十九年(1764)苏州宝仁堂原刊本《缀白裘》初编收有《十面》(四教堂本未收),是艺人采用[仙吕·点绛唇]套曲加入科白搬上舞台的“大十面”演岀本。另外,昆曲界另有“小十面”,见于《弦索辨讹》和《纳书楹曲谱》,原本也是散套,被昆班艺人吸收到《雅观楼·擒海》中套用了。(吴新雷)-《宋太祖龙虎风云会》元末明初罗本(贯中)作,北曲杂剧。简名《风云会》。写赵匡胤事。共四折一个楔子。有《古本戏曲丛刊》第四集影印脉望馆抄校《古今杂剧》本,又有《元曲选外编》排印本。《访普》原本第三折。赵匡胤自陈桥兵变后,被众将领推戴为帝,定国号为宋,封赵普为丞相。当时吴越、南唐、后蜀、南汉仍割据称王,赵匡胤为了统一全国,在一个风雪之夜,私出禁庭,径往丞相府访问赵普,共同商议“下江南定两广”的大计。赵普指出,半部《论语》就可以治天下;又保举四位大将,可定太平。赵匡胤立即采纳赵普的决策,命曹彬下江南,石守信取吴越,王全斌收西川,潘仁美定两广。按:《昆曲集净》将此剧收入“七红”戏之一,赵匡胤以红净扮演。又,清初李玉有《风云会》传奇,共三十七出,但无“访普”的关目。《缀白裘》所选是杂剧的本子。 (文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