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曲剧团

来自戏曲百科

北京曲剧是北京唯一的地方戏。她的音乐和唱腔以单弦曲牌和北方民歌小调为素材,根据剧情和人物情绪创作而成。唱腔委婉动听、旋律优美、吐字清晰。北京曲剧的台词在普通话的基础上,以北京语言的声、韵、调为准,具有浓郁的京腔京味儿。北京曲剧的表演是贴近生活的现实主义表演。北京曲剧的剧目创作,以清代和近、现代题材为主,适当上演古代和传统题材的剧目。北京曲剧自诞生至今已演出187台剧目,其中《杨乃武与小白菜》、《啼笑因缘》、《骆驼祥子》、《方珍珠》《珍妃泪》、《少年天子》、《烟壶》、《龙须沟》、《茶馆》、《北京人》等剧目为北京曲剧的代表性剧目。《杨乃武与小白菜》、《箭杆河边》、《珍妃泪》被拍摄成戏曲艺术影片。《烟壶》被拍摄成四集戏曲电视剧。

北京曲剧诞生于新中国成立后的五十年代初,是由魏喜奎为首的一代老艺术家创立的一个新兴的剧种。最初名为“曲艺剧 ”。1952年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专为此剧种创作了剧本《柳树井》。剧目公演获得成功后,老舍先生激动地对参加演出的演职员们说:“你们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填补了北京历史上没有地方戏的空白”。他同时建议将“曲艺剧 ”中的“艺”字去掉,就叫曲剧。为了突出地域特色,建议在“曲剧”前面加上“北京”二字,“北京曲剧”由此诞生。

北京市曲剧团是迄今为止,上演老舍先生作品最多的剧团,共上演了《柳树井》(1952年)、《骆驼祥子》(1958年)、《方珍珠》(1979年)、《龙须沟》(1996年)、《茶馆》(1998年)、《四世同堂》(2001年)、《正红旗下》(2004年)七部作品。老舍先生文学作品浓郁的“京味”风格,亦是北京曲剧的剧种风格。

戏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