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魁显
刘魁显(1892~1953),男,丝弦演员。艺名:正定红,乳名秋来,河北省正定县白佛村(今石家庄市郊)人,终年62岁。
他出身很苦,因家贫无法维持生活,9岁就进旧戏班学徒,拜丝弦老艺人张洛壮(艺名对眼红)为师,学艺时初学武生兼架子花脸。由于他天资聪慧.勤奋好学,善于钻研,持之以恒,因而演技日增。
在丝弦传统剧目《八马岭》、《打登州》、《杀熊虎》等剧中.他都有不俗表演。尤其是在《西岐州》中扮演的架子花脸韩昌,仅勾画的脸谱,一出场就获得“满堂彩”,故有“活韩昌”之美称。他嗓音宽厚洪亮,刚柔并济,人称“铜嗓金喉”。他扮相魁伟,演技娴熟,身段潇洒,亮相如塑,表演朴实,富有浓厚生活气息。他戏路宽广,生净皆能,文武双全,唱做俱佳。代表剧目有:《打棍出箱》、《张良辞朝》、《调寇夜审》、《李渊劝军》、《智收岑彭》、《逼反徐州》、《崇祯自缢》、《海瑞搜宫》等。这些戏深受广大群众所喜爱。称刘魁显为丝弦大王。因为他是正定县人,观众又称他为“正定红”。
在石家庄一带及井陉矿区,农民中曾流传着顺口溜:“舍了喝酒吃肉,也要看刘魁显调寇”“丢了吃饭碗,也要看刘魁显”,可见农村群众对他多么欢迎和热爱。1938年,以刘魁显为首的一些老艺人,如获鹿红王振全、琴师奚德义、司鼓卢保群等创办了丝弦玉顺班,在石家庄和平戏院演出,从此丝弦剧种由农村转入城市,并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刘魁显为了玉顺班,历尽艰难,把自己仅有的一亩半坟地当卖掉,解决大家吃饭问题。为了广招人才,他不计较个人得失,将丝弦其他“三红”,招入玉顺班,演出颇受欢迎。任何剧种来石演出,都不会影响丝弦上座率。从此,丝弦声望大振,南至邯郸,北至保定,冀中一带,丝弦戏迷遍及城乡。
1947年11月12日,石家庄解放。在军管会的支持下,刘魁显立即将玉顺班全体人马找来,又增添一些新人,成立隆顺合丝弦剧社。他积极接受新文艺工作者指导,带头排演了新编历史剧和现代戏。如《三打祝家庄》、《阎王进京》、《正气图》、《血泪仇》、《城乡互助》等,受到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和戏剧专家马彦祥、崔嵬、张梦庚、任桂林、薛恩厚、赵奎英、杨成祥等人的一致好评。另外,在兴办南小街学校时,他率领剧社义演三场,将全部收入捐给了“兴建委员会”。在抗美援朝期间,他积极排演歌颂朝鲜民族英雄剧目《李舜臣》,还慷慨地出钱捐献支援前线。在慰问志愿军时.他特别严肃认真地参加演出,当时的军区领导特别爱看他的戏,曾亲赠市丝弦剧团一面锦旗,上书“谁看谁迷”四个大字。
刘魁显一生对丝弦有四大贡献:
第一,把丝弦戏由农村发展到城市,进而在石家庄长期占住了脚。为了普及丝弦剧种,在他有生之年,多次鼓励后人敢于闯出去,使丝弦发扬光大。后来,丝弦剧团按照他的意愿,到河南、山东、江苏三省十市历时四个月的巡回演出,颇有影响。
第二,丰富了上演剧目。他派人到外地学习 “怀调”、“西调”(又名大梆子)、晋剧,学戏200余出,,经过不断地加工,有些戏,如:《铡徐梦》、《赶女婿》、《白玉杯》、《八郎刺银宗》、《审老虎》等,已成为丝弦“看家戏”;
第三是为丝弦剧种培养了一批艺术中坚力量。如,王永春、刘艳芳、张永甲、徐英芳、聂占元、李兰英、石连秀等;
第四是顾全大局,重视人才。他以事业为重,自觉将丝弦名老生赵州红何凤祥、平山红封广亭、获鹿红王振全团结在一起。丝弦四红同台演出,每天两场戏,场场客满,使丝弦名声大振。当时文艺界称赞:“刘魁显团结人才,老丝弦四季不衰。”由于他创建丝弦剧社,后来改名为石家庄丝弦剧团,成为丝弦剧种中心。
刘魁显曾任石家庄市首届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市文联委员,市剧协副主任,市丝弦剧团第一任团长对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