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香玉
刘香玉,原名刘培珍。1908年生于我市涿州太窑村的农民家庭。她8岁学艺,师从陈恒善(艺名“一条鱼”)学戏,坐科8年,工青衣。为了把她培养成全面人才,陈恒善又让她跟著名演员天鹅旦(艺名)学闺门旦,继而又把她推荐给傅连章学刀马旦,最后陈才正式传授她青衣正工戏。她先后学了《教子》、《拣柴》《哭长城》、《拾万金》、《双官诰》等10余出戏,以后又拜“小蜜蜂”(艺名)为师学青衣戏。1924年,16岁的刘香玉学成出师,即领衔与张金贵(须生)、云笑天等在天津和东北各地演出。由于功底扎实,饰演各行游刃有余,并在《坐宫》一戏中扮演须生,红极一时。她,是位艺术超群的当代名伶。
1937年,“七·七”事变,日寇铁蹄踏入中原,河北梆子跌入低谷,刘香玉忍痛终止了自己酷爱的事业,进行了近10年的辍演,表现了一位中国女艺人的高贵民族气节。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百废俱兴,河北梆子进入恢复期。河北梆子剧院、青年跃进剧团、天津河北梆子剧院、小百花剧团、北京河北梆子剧团相继建立,此时的刘香玉再度与云笑天合作,将2人名字各取一字组成“云香社”,刘香玉任社长。由于她的嗓音宽厚明亮,圆润清脆,吐字清晰有力,韵味醇厚,演唱寓声于情,声情并茂。因而在1954年的天津戏曲汇演中,她的《断桥》荣获表演一等奖,1955年调入天津专区河北梆子剧团任副团长。她同我市的韩俊卿、王玉罄、赵鸣岐一样,是河北梆子复兴期成员之一。
白云亲舍,叶落归根。漂泊半生的刘香玉,知天命之年回到了她的家乡故土,在当时的省会保定,任河北省梆子剧院的主演,并着手致力于对青年演员的培训工作。
有人说,刘香玉作为一个老艺人,用“德艺双馨”来形容她,是当之无愧的;而作为一位传艺者,她不仅是一位良师,又是一位严师。
在当时的河北梆子剧院内,有数位复兴期的艺术大家在传艺,除主教张惠云的刘香玉外,还有主教张淑敏的贾桂兰、李桂云等著名河北梆子表演艺术家。
张惠云是刘香玉的一个高徒。刘香玉传授给张惠云的第一个戏就是《夜宿花亭》。
《夜宿花亭》是一出唱腔纷繁而又复杂的唱工戏,也是刘香玉的看家拿手戏和保留剧目。她觉得爱徒的艺术天赋和悟性是不容置疑的,但毕竟受文化程度的限制,常常因不识谱而要比常人付出更大的艰辛。她把这出看家戏传给她,固然相信她能够继承下来,又想以此对她那种纯自然、本能的唱法加以规范,使之走向科学的演唱之路。张惠云有过一年唱十余出的记录,老师要磨磨她的性子,一字,一词,一句,要求准确到位,上场第一句大安板“哭相思”:“徘徊月下暗吞声”就学了4天。她不只教唱腔,而且教唱法,哪个字该从哪出,归什么韵,收什么声,什么音该用本嗓,什么音该用背工,真假声如何顺利过度不露痕迹,如何换气、安排气口等,这些过去可没有听过。这出戏足足让张惠云学了3年,成了炉火纯青的精品,多年来作为镇箱之宝常演不衰。
1957年,在当时的“马号”红星剧场海报栏贴出了一张别开生面的戏——“三下锅”秦香莲。这台文化大餐由3个剧种合演,集中了当时省会各剧团的精英大腕。“闯宫”“琵琶寿”两折由河北省评剧团的喜派传人小喜彩莲主演,“杀庙”一场由河北省豫剧团的陈素真领衔;而“铡美”的秦香莲的扮演者就是这位名师刘香玉。她那大段的反梆子“见皇姑”博得了观众的阵阵喝彩。
1964年,刘香玉大师告别了一生挚爱的舞台,去河北省戏剧学校任教,专门培养下一代河北梆子人才。她治学严谨,言传身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相继培养出了像彭蕙蘅这样的“梅花奖”得主,刘凤岭这样的国家一级须生演员,刘文静这样的一级青衣闺门旦……
春蚕到死丝方尽。1991年,刘香玉在天津逝世,享年8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