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贵堂

来自戏曲百科

民间班社;阿宫腔

  皮影艺术家,富平县薛镇宏化堡刘家堡人。三代从事民间戏剧演出,对富平地域及周边地区蒲城、大荔、临潼、渭南、三原、高陵、耀县的民间皮影剧活动都有影响。他虽以碗碗腔演唱为主,对秦腔、阿宫腔都精通,且思维敏捷,能自编自演,特别是与王绍猷先生交谊深厚,比较早地接受新思想,使民间艺术注入了新鲜的活力。

  刘贵堂的父亲是秧歌剧的三花脸,在光绪三年灾荒时,靠卖艺养活全家。贵堂受父亲影响,15岁便跟南王堡王道贤学碗碗腔皮影戏,出师后成立剧班,因其小名叫丑儿,乡人称其为“丑儿家戏”。贵堂勤学好问,对于剧中的字词读音、典故渊源、人物背景等都好深究细考,天长日久,学识自不同一般民间艺人。又因其仪表堂堂,民间即传说他是举人从艺,各方艺人常慕名来与其切蹉技艺。他爱抄录收藏剧本,一生收集剧本200多个。有的民间艺人常找他要演出剧本。有一次演出,主人上午点戏,要当天晚上演出“二桃杀三士”,他白天构思,晚上即按要求演出。另有一次唱对台戏,他即兴编了一折喜剧《碌碡成精》,大受欢迎,压倒了对方。王绍猷爱其才艺,曾请他去西安从事编剧,他自谦难登大雅,坚辞未去,只将自己收藏的《盗虎符》《燕王回南京》两个抄本送给了王绍猷。刘贵堂的三个儿子都跟他学艺演出,又带出雷古坊村郭炳彦、到贤镇盖九锡、薛镇韩村李志芳等徒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