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桂泉

来自戏曲百科

   1936年,凌桂泉出生于原江都县砖桥镇,1953年毕业于砖桥小学。因为自幼喜爱扬剧,先天嗓音条件又好,所以在剧团到学校招收学员时,凌桂泉唱了一段当时流行的四句“梳妆台”《山上青松山下花》,便轻而易举地被录取了,当年9月即进入江都扬剧团的前身——江都友爱扬剧团,从此过上了“天天早起、日日练功”和“夏练三伏、冬练三九”的剧团生活。

    那时,凌桂泉拜艺名为“小百花”(能反串花旦)的老团长王义成为师,除了早上练功、晚上演出跑龙套(扛旗打伞之类),每天还要做些服务工作,如扫地、为师傅打背包等。据凌桂泉回忆,那时早上4点半就要起身,即使冬天也不例外,不穿棉衣也练出一身汗来。而真正在演艺上发生质的飞跃,是1956年在江苏省戏剧学校学习进修了8个月时间。

    “是声乐老师吴俊达的教导,让我受用一辈子!”每每提起在省戏校遇到的老师,凌桂泉总是用一种感恩的心情、感激的语调说话。因为吴俊达老师教会了他先进的发声方法,使他在演唱的过程中,能够做到正确、合理地运用胸腔、口腔和头腔三大共鸣腔体,并相互协调配合好,获得圆润、悦耳、丰满、动听的演唱效果,使声音不但富有穿透力、传得远,而且唱得也比原来轻松。

    在戏校,凌桂泉不但虚心好学,对扬剧艺术刻苦钻研,而且博采众长,融汇贯通,不断丰富充实自己。“为求一韵美,苦练万千声”,使他的技艺日臻成熟,尤其是小生戏的唱腔独具一格,深得同行与观众的赞赏。

    此外,在省戏校他还系统学习了甩袖、指法、扇子及刀枪棒使用等专业演员所应具备的各种基本功动作,这给他毕生的扬剧事业打下厚实的基础。

    8个月学习期满,21岁的凌桂泉回到江都扬剧团即登上了小生主角的位置,凭借《追鱼》《梁祝》《孔雀东南飞》《梅良玉》等古装戏的演出而声名鹊起、名闻遐迩,被誉为“扬剧界的‘金嗓子’”。

    据说当年在扬州曲江大会堂演出时,别的剧团只有60%的上座率,而凌桂泉主演的剧目则场场客满、观众常常排着长队购票;在江都大会堂饰演《焦裕禄》,焦裕禄临终前在病房里的那个唱段,直唱得台下寂静无声,许多观众悄悄落泪;1981年由省电台为他精心录制的与著名演员苏春芳对唱的《游庵定情》唱段,通过电台广播成为家喻户晓、收听率最高的节目之一。

    1981年,因为演艺精湛、工作突出,凌桂泉不负众望担起了江都扬剧团第一副团长的重任,同时自己也在不同剧目中担任主角,如《红灯记》中的李玉和、《沙家浜》里的郭建光、《红色娘子军》中的洪常青、《小陈庄》中的大队长等。专家如此评论:凌桂泉嗓音洪亮,共鸣好,音色圆润甜美,唱腔质朴纯真,并以乡土气息浓郁在当今扬剧生角中独树一帜;他善于用唱腔来塑造人物,寄情于声,声情并茂,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他演唱的“梳妆台”“大开口”“大陆板”“补缸”“汉调”等曲调,以老腔新韵见长,时而清脆悠扬,时而浑厚凝重,喜时曲调流畅自然如行云流水,悲时曲调顿挫有致似九曲回肠,给人以美的享受。

    1986年,凌桂泉是省广播电台第一批为县级剧团录音扬剧唱腔再由音像公司为其出版磁带的演员之一,剧目为《玉蜻蜓》,正好赶上了当时收录机在家庭时髦的潮流,于是,他的“金嗓子”扬剧唱腔一时广为流传;1995年,他又成为省电视台为县级剧团演员拍摄扬剧表演电视艺术片的演员之一。

    凌桂泉清晰记得,那个炎热的夏天,知了在树上不停地叫,而他却在樊川大会堂整整拍了一夜的戏,观众也买票随拍欣赏了一夜,直到第二天天亮鸡叫,才完成《玉蜻蜓》《骨肉冤》《桃花井》《双玉蝉》等剧目片段的拍摄。后来,视频光盘出版,脱销了好几次,又再版了好几次,一时被戏剧界传为美谈。

    1996年,凌桂泉60周岁。退休前夕,仍然在夏天,江都扬剧团正好在乡村演出,于是为他在麾村乡大会堂举行了一场具有特殊意义的“凌桂泉告别舞台专场演出《桃花井》”,那天晚上,乡党委书记来了,许多戏迷观众从四乡八邻赶来了,大会堂800个位置座无虚席,连过道上也站满了看戏的人。凌桂泉在谢幕时激动地说:“感谢组织的培养,感谢广大观众一直以来的厚爱,我虽然退休了,但希望大家一如既往地关心江都扬剧团,关心江都扬剧事业的发展。这里,我向大家鞠躬了!”至此,凌桂泉为自己的演艺生涯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退休后的凌桂泉也没闲着,他一方面支持儿子凌宁(国家一级演员)和儿媳妇刘乃茹(江都扬剧团团长)的工作,一边为青年演员说戏、为扬剧票友提供剧本并作指导,其中一位票友圣玉凤,在他的辅导帮助下,参加江都扬剧票友大奖赛,获得前20佳的好成绩。用凌桂泉自己的话说,这叫“虽然年已老,扬剧情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