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八一剧团

来自戏曲百科

戏曲表演团体。主演祭腔、兼演眉户戏和歌舞、话剧、民国三十二年(1943)春,“八一剧团”与“关中剧团”合并,在马栏镇成立了关中八一剧团,隶属关中分区领导。王维之任协理员兼团长,石生芳任副团长,卫新任党支部书记,下设团务委员会、教育股、总务股和演出队等机构。演出队又分六个小队。第一小队为舞美队、第二小队为文武场面(即乐队)、三至六小队为演员队,各小队设正副队长各一人。全团共七十余人,实行战时供给制,专业革命文艺演出团体。

剧团成立后。聘请蒲城“景化社”的赵德蒲和西安易俗社的周玉民为导演和教练,选《盗御马》、《八腊庙》、《取长沙》、《走雷》、《烙碗计》、《三回头》、《打草鞋》、《访白袍》等生、旦、净、丑行当齐全,唱、念、做、打过硬的戏苦练基本功。并开设语文,音乐、美术、历史、政治等文化课学习,提高演职人员素质。民国三十四年上半年,中宣部又从鲁迅艺术学院调来刘采石、胡仁智、吴铭,给演职人员上理论课。提高全团人员的政治理论水平。与此同时,剧团新排出了分区宣传部副部长张剑颖同志创作的新编历史剧《九宫山》、《舌战群儒》、《南宋痛史》和现代戏《关中炮火》、《汉奸滋味》、《双运粮》,《纺棉花》、《捉王二》、《关中四杰》等,深入关中分区备县为群众演出,受到群众的欢迎。民国三十四年八月十五,日本投降以后,剧团创作上演了一批反对内战,争取和平的秦腔剧目《儿子》、《兄弟会》、《关中炮火》、《闯王遗恨》、《白毛女》等。民国三十六年三月初,蒋介石进攻陕甘宁边区,剧团埋藏重要物资,十二头骡子驮上戏箱,离歼马栏,开始转移。三个多月时间,从关中到陇东,延安、三边分区,再到晋绥边区。同年农历八月十五日回别绥德地委所在地雷家峁。一边转移,一边演出,一边打阻击,出色的完成了任务,受到了联防司令部王维舟副司令员多次表扬。民国三十七年四、五月间,西北人民解放军收复关中分区,剧团随军演出。1949年5月 4日,三原解放,第二天剧团进城。根据西北局习仲勋书记“到了新区,你们要接收青年学生,要让他们演现代戏,抽老演员去建设新团,帮助旧戏班改革,辅导群众开展文化活动”的指示,在三原女中、三中招收茹香雪、刘天顺、张锦、陈汶波、高鹏、张培民、温养言、梁抗敌、张发梁、淡明芳、戴战友、韩存保、周变、李含宏等-批学生。1949年到1952年,先后抽王志胜、周军、李莉、王锡财、范玉丁、杜兴贵婶去三原组建分区宣传队(后改为陕西军区文工团),肖金、白智到渭南党校和文工团分别任职;陈瑞林、屈映明、张志光、王群英辞去组建咸阳文工团;田志顺、陈万哲等参加改编“化民社”为分区人民剧团;巩清云、刘福堂等回商洛组建文工团;马平治等到西安易俗社任学生队领导;张安邦、程化若、王志敬、宋广田等分头去省干校文艺干部训练班、宝鸡申新纱厂、钢川煤矿任主任或文艺专干。老人员走了大半,新生力量补充了进来,仍坚持一边演出,一边排练。先后在三原、富平等县巡回演出秦腔《穷人恨》、《血泪仇》、《白毛女》、眉户《大家喜欢》、歌剧《赤叶河》、《刘胡兰》等剧目,配合了反霸斗争。

这个剧团拥有一批优秀的专业艺术人才和文化艺术管理干部。业务骨干人员有:陈瑞林、尚战魁、王群定、屈映明、张安邦、陈忠义、王锡才、胡虎林、马平治、陈万哲、刘掌印、田志顺、张振中、杨有才、巩庆云、任青芳、杨文经、张志光、陈光、王小民、谭增成、王明富、刘福清、严卜文、胡振西、范玉丁、赵兴娃、郭建基、萧殿儒、张长保、宋光前、张改娃、刘福堂、李英孝、张宁、雷振善、赵成林、王志敬、贺玉林、任新胜、荆春科、吴步清、刘胜起、刘书印、刘书创、卫国祥、穆旺、王伯芳、章清等。先后招收培养学生六十多名。管理干部有:王维之、石生芳、卫新、袁光、王志胜、王依群、王俊英、田德兴、周军、张培仁、肖金、姜炳泰等。创作演出的现代剧有:《大钉缸》、《十八年大庆》、《新教子》、《新考试》、《大上当》、《双运粮》、《关中四杰》、《兄弟会》、《白毛女》、《十里原》、《军民一家》、《劳军》等三十余出;新编历史剧有《九宫山》、《南宋痛史》、《屈原》、《闯王遗恨》、《打虎计》、《忠王李秀成》、《救凌统》等二十余出;改编传统剧有《柜中缘》、《黄鹤楼》、《空城计》、《串龙珠》、《烙碗计》、《破宁国》、《杀四门》、《卧薪尝胆》等百余出。这些为宣传革命,活跃解放区军民文化生活,创造新秦腔,创造和发展革命文艺事业作出了突出的成绩。

1953年随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需要,该团调入西安,改建为陕西省秦腔实验剧团,1955年4月又与西北戏曲研究院合并,成立了陕西省戏曲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