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诗

来自戏曲百科

20世纪80年代初,昆剧著名女小生岳美缇整理《玉簪记》。从全剧33折中选取《琴挑》《问病》《偷诗》《催试》《秋江》,以现代人的审美去芜存菁、删去枝节,突出潘必正、陈妙常相逢、相知、相恋和离别。1983年4月,广东潮剧院一团赴上海演出(剧目有《张春郎削发》《金花女》《王熙凤》《井边会》《梅亭雪》等),期间向上海昆剧院学习《偷诗》,由岳美缇亲授。随后一团移植并演出潮剧《偷诗》,剧本移植李志浦,作曲李庭波、黄壮茂,导演叶清发,由吴玲儿饰陈妙嫦、陈学希饰潘必正。

潮剧《偷诗》的戏文保留了昆剧原作的典雅风范,并融入了潮剧诗化的神韵。女主角原名妙常,改为妙嫦,取其音同且通俗易懂。潘必正弱化了因落第贫困,暂寄道观,染病困窘,只在出场以“月前因病落第,寄居姑母观中”简要交代;其身份为儒生,穿“公子服”(昆剧为穷生,穿青衿),起初为蓝色款(《王熙凤》的贾琏也曾穿过),稍显花哨、贵气,后改为白色款(同电影《张春郎》里张春郎刚出场的着装),清爽淡雅。作曲旋律优美、曲调悠扬,如开场以潮乐《平沙落雁》带入,节奏徐缓,伴随着道观鼓声、缥缈的洞箫声,似梦似幻,烘托云堂日暖、少女心思飘荡。

《偷诗》20世纪80年代留存的音像,首选1983年录像,以及1985年广州中唱出版的专场录音,演员正值盛年,声色艺俱佳(另有1986年赴港实况录音,相对逊色)。生旦在戏份、气质、心思上对等,由外到内顺畅默契,飙起戏来各具神采又珠联璧合。乐队处于巅峰状态,司鼓周松发掌控独到,开场徐缓而不滞慢,随后欢快而不轻浮,收尾紧凑耐人回味。领奏黄壮茂兼作曲,对人物内心了如指掌,引领“文畔”自如,起承转合有序,轻重收放严整。《偷诗》和《扫窗会》一样,都是细工戏,并没有曲折的情节,戏剧冲突来自不同人物情感诉求的碰撞。这两个戏前段都是“独角戏”;后段是你来我往的“对手戏”,由于剧中男女身家底气和人生感悟较接近,戏分和舞台调度均衡,彼此放得开、收得拢,表演同心同气(类似的还有《串戏定亲》良丰在老母指迷后和桂花的扮戏,《泼水成亲》文凤鸣、许阿巧的烘衣和互问身世)。再加上乐队、舞美通力协作,使这出“青春戏”具有平衡美感,布局严谨、层次丰富。

戏曲演出

2016年02月18日,北方昆曲剧院在[[]]演出昆剧夜奔, 扫松, 偷诗, 相约相骂》,王瑾, 白晓君, 王锋, 许乃强, 田信国, 魏春荣, 邵峥参与演出。(详情

2016年02月18日,北方昆曲剧院北京长安大戏院演出,邵峥魏春荣白晓君许乃强王瑾田信国王锋参与演出。(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