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青年京昆剧团
上海青年京昆剧团成立于2006年7月,是上海戏剧学院成立的第一个青年演出团体。剧团集教学、实践于一体,立足上海,服务全国。上海青年京昆剧团集中了上海戏剧学院戏曲专业的拔尖学生与优秀教师,并面向全国引进优秀京昆人才。青春朝气、敢于创新、锐意进取是剧团的特色。成立至今,剧团先后排演了京剧传统剧目《杨门女将》《乌龙院》《勘玉钏》《四郎探母》《红鬃烈马》《鼎盛春秋》《锁麟囊》;昆曲传统剧目《牡丹亭》《寻亲记》等。改编、移植、创排京昆剧目有《大唐贵妃》《诸葛亮招亲》《死水微澜》《封神榜》《拜月亭》《宝黛红楼》及一批京昆折子戏。青春靓丽的演员、醇正悦耳的唱腔、功底扎实的身法,在上海京昆舞台刮起了一股"青春风"。
上海青年京昆剧团 京昆演出团体。1962年8月正式成立。原先为上海市戏曲学校京昆实验剧团(1961年8月1日成立),成员由上海戏校第一届京、昆演员、音乐、舞美四个班毕业生为主组成,分京、昆两个演出队,演员平均年龄20岁,生、旦、净、丑行当齐整。团长周玑璋(兼),副团长吕君樵、陆汉文(兼党支部书记)、章博。成立前,曾以上海青年京剧团名义赴港演出《白蛇传》(京昆合演)、《杨门女将》(京剧),及一批优秀京、昆折子戏,使港、澳同胞耳目一新,演出39场,场场爆满,陆续有2000余篇报道、评论、照片在报刊发表,称赞新中国出人出戏。该团贯彻“紧张团结,勤学苦练,推陈出新,精进不已”的方针,至1973年的十余年中,排演了昆剧《墙头马上》、《红楼梦》、《白罗衫》、《自有后来人》、《琼花》等改编、创作剧目,京剧剧目有《杨门女将》、《嫁衣恨》、《飒爽英姿》、《南海长城》,京昆合演剧目《白蛇传》。其中现代戏《琼花》影响最大。1965年1~3月在天蟾舞台连演连满。涌现出华文漪、岳美缇、蔡正仁、梁谷音、王芝泉、计镇华、刘异龙等和李炳淑、杨春霞、孙花满、齐淑芳、朱文虎、李永德等一批优秀青年演员。经常参加上海市政府的重要招待演出,毛泽东、周恩来、陈毅、叶剑英、谭震林、李富春、薄一波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观看,还为印度尼西亚、柬埔寨、斯里兰卡等国家贵宾举行专场演出。深入大洋山、小洋山、横沙、长兴等海岛,为岛上军民作慰问演出。并赴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等省巡回,与同行交流。1964年秋季广交会,演出《琼花》受到好评。“文化大革命”前夕,江青要昆剧演员改唱京戏,排演京剧现代戏《沙家浜》,未公演。之后昆剧中止演出活动。后因李炳淑、杨春霞、齐淑芳、朱文虎等一批艺术骨干被调去搞样板戏,1973年11月剧团被撤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