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少春

来自戏曲百科

陈少春(1930-03-26~2011-12-09),女,原名陈美英。江苏启东人,出生于上海。一级演员,越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

个人经历

1944年进少少越剧团学艺,为马潮水入室弟子,工小生。武戏师傅为吴桂海、周五宝等。曾学演过《投军别窑》(饰薛平贵)、《虹霓关》(饰王伯党)、《三岔口》(饰任堂惠)。

1946年春,随剧团赴无锡、常州等地演出,初露头角挑大梁。相继演出了《倭袍》中的《毛龙吊孝》、全本《玉蜻蜓》、《珍珠塔》等戏。

1948年,学戏满师后和白牡丹合演,组成丹春越剧团。后来又和叶素琴合演,组成素春越剧团,先后在上海海园、芷江、新都等戏院演出。

1949年上海解放后,排演了《九件衣》等反霸反封建的新剧目,还自编了现代戏《踏上新生路》,参加春节戏曲竞赛获二等奖。

1950年下半年,应邀赴南京加入叶素琴组织的新声越剧团,上演了根据莎士比亚名剧改编的越剧《王子复仇记》、《铁汉娇娃》(即《罗密欧与朱丽叶》)、时装戏《秋海棠》等。并担任南京市戏曲改进协会副主任。一年后又应杭州民艺剧社之邀,与筱水招合作为抗美援朝捐献义演《万里长城》。不久,民艺剧社改名为江南越剧团,任团长。

1953年冬,进入华东戏曲研究院越剧实验剧团(上海越剧院前身)。次年春,和傅全香合演了《织锦记》等戏。

1954年在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上演出的《打金枝》中饰郭暧,获演员二等奖。

1956年春,赴朝鲜慰问演出。回国后,先后和王文娟合演《柳毅传书》,和金采风、吕瑞英合演《碧玉簪》、《劈山救母》、《孟丽君》等戏,与孟莉英合演现代剧《朝阳沟》。

1959年随团赴四川向川剧表演艺术家姜肖峰、易正祥等学习了《放裴》、《水牢摸印》等戏。回沪后把《水》剧和越剧《叶香盗印》结合,编写成《盗金印》上演。60年代初,还参加了电影《碧玉簪》的拍摄和赴港演出。

文化大革命后,先应杭州市越剧团之邀,和张琴娟等合演《碧玉簪》,与陈静、刘浩子合作改编了《玉蜻蜓》,并任该剧导演和扮演剧中徐元宰一角。后应兰州市越剧团之邀,参加了《香妃的传说》的创作排演工作,主演该剧中乾隆一角。

1984年后转入剧院创作室工作,和陈除合作改编创作了《让婚记》、《七叶一枝花》等剧,其间还参加了越剧电视连续剧《红楼梦》(饰贾雨村)的拍摄。

  • 以下内容自动生成,如有错误欢迎反馈

1956年2月6日~3月14日,上海越剧院一团在赴哈尔滨、长春、沈阳、鞍山等地巡回演出期间,奉命参加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第一分团,去朝鲜慰问志愿军,演出剧目有《梁山伯与祝英台》《织锦记》等。主要演员有傅全香吴小楼赵雅麟陈少春等。

1957年2月~6月5日,上海越剧院一团携带《劈山救母》《窦娥冤》《打金枝》《九斤姑娘》《盘夫》《送花楼会》等剧目,赴南京、济南、长春、哈尔滨、鞍山、沈阳、天津等7个城市巡回演出,主要演员有范瑞娟傅全香张桂凤吕瑞英吴小楼陆锦花陈少春金艳芳等。

1959年7月14日,由上海越剧院领导人胡野檎吴琛带队,范瑞娟傅全香张桂凤吴小楼吕瑞英陈少春史济华朱东韵等演员,去四川学习川剧艺术,共学习了《李亚仙》等4出大戏,及《评雪辨踪》等25出小戏、折子戏和40余套基本功,历时46天。

1960年2月14日,上海越剧院三团被编为上海市慰问参加西北建设职工代表团文工团二团,去西北慰问演出。领队陶影,主要演员有张桂凤陈少春朱东韵等,演出剧目有《三看御妹》《打金枝》等,在兰州、玉门、西宁、海南藏族自治州、银川、西安、延安、敦煌等地演出和参观访问,历时3个月。

1960年6月23日,由中共上海市委主办,上海越剧院吕瑞英陈少春张桂凤主演的《打金枝》,在友谊电影院招待拉丁美洲12个兄弟党代表团。

1960年6月28日,上海越剧院三团在中国剧场首演《金山战鼓》。该剧由徐进编剧,朱铿黄沙陈少春导演,张桂凤吕瑞英等主演。演出受到文艺界的好评。

1985年10月,在上海市第二届十月业余剧展中,南市区文化馆越剧团创作演出了6场越剧《青苗情》(王本全张新奎编剧,陈少春叶美云导演)。该剧反映北宋熙宁(1068~1077年)年间,政治家王安石发动意在改革弊政,发展经济的变法运动,获一等奖。

1988年4月20日~5月5日,上海戏曲艺术演出团赴香港演出,由上海市文化局张福根领队,越剧演员毕春芳张小巧吴小楼陈少春王少楼沈于兰徐涵英等参加,剧目有《三笑》《盘夫》《三看御妹》《李娃传》等剧的折子片断。

戏曲演出

1957年07月25日,上海越剧院上海大众剧场演出,吕瑞英陆锦花张桂凤吴小楼金采凌参与演出。详情

  • 以上部分内容自动生成,如有错误欢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