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福全

来自戏曲百科

郭福全(1909年~1968年2月)女,原名郭亦民,长沙市人。湘剧演员,工生行。父郭茂生是湘剧福禄坤班创办人之一。

她先学丑行,后改唱工。天赋颇高,嗓音圆润甜净,唱来字正音清。出科便小有名气。惜不久出嫁。夫死后重返舞台,声誉大起。以《辕门斩子》《上天台》《取荥阳》《捉放曹》《程济赶车》《马嵬驿》等戏驰名。其中《辕门斩子》一出,被誉为一时无双。她在演唱方面工底厚,气口喷口均好。一开口,全场寂静,远近都能听清。尤善于以声传情,韵味醇浓,观众称之为“余音绕梁”、“出了戏院耳边还有她的声音”。三十年代末至四十年代曾红极一时。百代公司所灌制的湘剧唱片,以她一人最多。中年之后,因患气管炎日见严重,嗓音失润,但她会用嗓,仍能吸引观众。五十年代初期,还间常登台演出,以后病重,几至失音,终以此病辞世。

个人经历

10岁入福禄坤班第二科学丑行,后改习唱工老生。班师谢晋云,所学一批唱工戏,又得到三元班老艺人何元禄的精心传授。她有一副天生的好嗓子,其音圆润,字正音清,出科便小有名气,惜不久出嫁。夫死后重返舞台,声誉大起。以《辕门斩子》《上天台》《取荥阳》《捉放曹》《程济赶车》《马嵬驿》等戏驰名。

她的唱腔独具一格,为女伶中有数的唱工须生,从30年代末至40年代曾红极一时,1936年,上海百代唱片公司来湘灌制湘剧唱片以她为多,计有《六郎斩子》《取荥阳》《禅台报》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郭福全一直在艺联湘剧团(后改名为长沙湘剧三团)工作。中年之后,因患气管炎日见严重,嗓音失润,但她会用嗓,仍能吸引观众。

50年代后期,她在坚持登台演出的同时,还研究自己的唱腔艺术,于1962年在《新湖南报》相继发表《唱曲管窥》《千锤百炼功到自然成——和青年演员谈谈传统唱工戏》的文章。从“吐字”、“过腔”、“归韵”三个方面提出演唱要求:“吐字要求真切、准确,坚柔有力;过腔柔美自如;归韵清澈圆满”,实为经验之谈。

1968年2月病逝,年仅59岁。

戏曲演出

  • 以上部分内容自动生成,如有错误欢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