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春社

来自戏曲百科

荣春社是由尚小云创办的科班,尚小云为了这家科班不仅呕心沥血而且耗尽家产,倾其所有。

1938年,尚小云在中和戏园举行了荣春社科班成立仪式,各界知名人士纷纷到场祝贺,场面相当隆重。中和戏园在大栅栏街南侧的粮食店街里,大栅栏街里戏园众多,中和戏园在其中不算是有名的。但是中和戏园的历史悠久,有自己的老主顾,而且许多名家名角在这家戏园驻场演出。

从1937年尚小云就开始了筹办荣春社的工作,1938年成立。荣春社先后经历了八年抗战,三年内战,1948年底解散,开办逾10年。荣春社共办两科,第一科排荣、春二字,第二科排长、喜二字,先后招收学生达570人之多。荣春社演出的剧目,除大量传统戏外,还排演过许多新编本戏,如《崔猛》、《荒山怪侠》、《九曲黄河阵》等。荣春社长期在中和戏园、长安戏院轮流演唱,每天都能售出九成以上门票,极博观众好评。

椿树下二条胡同属于椿树诸条胡同中的一条,在南柳巷以西,永光西街以东,北到前青厂胡同,南至西草厂街,围成的这片区域中,坐落着椿树上头条、二条、三条,下头条、二条、三条,北、东、西椿树胡同,及椿树横胡同等10条叫了椿树的胡同,据说这些胡同叫了椿树之名,是因为东椿树胡同路东原有一眼井,井边有一棵大椿树而得名。椿树胡同所在的这片地区以住过京剧界的名人而著称。比如椿树上头条住过京剧艺术家徐东明、余叔岩,椿树上二条住过尚小云,椿树上三条住过荀慧生等等。现在椿树诸条胡同的位置,已经没有了小胡同,早已改建成了椿树园小区。

尚小云原名尚德泉,8岁入“三乐社”科班学戏,艺名“尚三锡”。先习武生,后改旦角,因其相貌酷似其师孙怡云,遂改艺名“小云”。由于尚小云奋发图强,锐意进取,他的艺术才华获得了广大观众的赞赏。1914年《国华日报》举办“童伶竞选”,他被选为“第一童伶”。1918年《顺天时报》开展评选京剧新秀活动,又被评为“童伶大王”。1927年《顺天时报》又发起评选“首届京剧旦角名伶”活动,尚小云与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被公认为“四大名旦”。

尚小云自己技艺精湛,当他看到传统科班在培养京剧人才时的鄙陋时,萌生了自己创建科班,培养后继之人的想法。经过紧张的筹备,尚小云成立的荣春社在椿树下二条尚小云的宅第招收学生,教授京剧。尚小云招生与众不同,当时凡入科班学戏一定要立字据,就如同签下卖身契,在科班里师傅可以打骂体罚学生,因此旧时学戏也称为“打戏”,坐科一般要七年,于是有人戏称这七年为“七年之狱”。尚小云深感这样教戏不成,他大胆废除签订卖身契的陋习,不与学生签订卖身契,也不打骂学生。不仅如此,他还给学生统一置办社服,佩戴上有金元宝图案下有“北平荣春社”字样的圆形社徽,荣春社的学生个个精神抖擞。

为办荣春社,尚小云卖掉五处七所房产,作为科班的活动经费。

荣春社办起来后,很多想学戏的孩子投到尚小云门下,再加上1940年,中华戏曲专科学校解散,又有学生投入到荣春社,此时荣春社学生已增至400多人,尚小云椿树下二条的宅院地方不够用了,于是尚小云又先后租了椿树上头条与余叔岩宅第东侧间隔一门的13号(旧门牌),椿树横胡同1号(旧门牌),西草厂路北45号(旧门牌),供练功排戏之用。此时,加上尚小云宅院的总院,共有四处之多。学生日益增多,开支不断增加,使得尚小云的经费入不敷出,为了培养京剧事业的接班人,尚小云做出了大胆的决定——卖掉家产,继续办班。

尚小云将前铁厂的三所房子、香炉营一所三进院的房产、安定门内一所棚铺房、茶食胡同一所房产和草厂大院一所房产全部卖掉,这些是尚小云辛劳一生的所得。然而市面经济紧张,人员又不断增加,开销增大,收入减少,尚小云只得又将自己的“道济”牌汽车和夫人的许多珍贵金银首饰卖掉以维持办学。在这样艰难的情况下,尚小云苦苦维持到1948年,终因经费紧张,开办了十年的荣春社停办了。


1937年尚小云为了培养自己的儿子尚长春,聘请了著名武生沈富贵、武净钱富川为教师,招收了36名学生给尚长春配戏,称为“三十六友”,到1938年,尚小云在此基础上又招收了学生二百余人,于4月4日正式成立荣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