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尉氏豫剧团

来自戏曲百科

1997年以前,河南省尉氏豫剧团(现在也称开封市豫剧三团)也和其他剧团一样,一直在生存线上挣扎,1996年底,剧团已陷入瘫痪状态。剧团人心涣散,主要演员大都跳槽改行,其他人员则为了生存,纷纷摆地摊做起了小生意。在这种情况下,尉氏县县委、县政府为了解决农民看戏难和精神文化生活贫乏问题,决心从解决机制解决启动经费入手,大胆改革,引入竞争机制,使剧团活起来。但是,县政府解决剧团启动经费并不是直接给钱,而是从全县农民的公益金中每人抽出5角钱,用于解决农民看戏难问题,剧团只有每年在17个乡镇为农村群众演出286场以后,才能得到这部分补贴,没有演出,就不能得到这部分资金。这就营造了剧团必须尽心尽力的为农村演出的机制。然后尉氏县文化局党组又通过公开竞争的方式选拔懂业务、善经营、会管理的张景山做团长。后又在强化管理、重视艺术生产和扩大演出上做文章,使剧团逐步走上了健康发展之路。 2002年,该剧团年演出场次巳多年保持在近500场左右,每年还要坚持排出(或移植)3台新剧目,剧团年收入80多万元(其中演出收入近60万元),有望突破百万元大关。在诸多戏剧表演团体普遍不景气,尤其相当一部分县级剧团几乎没有演出的情况下,该剧团能取得如此好的成绩,秘诀在于牢牢把握市场的主动权,能够积极与市场接轨,探索县级戏剧表演团体发展新路,并取得了较大成功。 尉氏豫剧团首先在多出精品、提高演出质量上做文章。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他们深深地认识到,没有高质量的演出,照样难以生存。为此,剧团在艺术生产上实施精品战略。在艺术生产上追求高质量,演出上要求多出精品。1998年和1999年,该团连续两年参加省市戏剧大赛,所排演的大型现代戏《豆腐王三世》和大型古装戏《酒县令》获得多个奖项,既有效地扩大了剧团的知名度,又锻炼了队伍,还达到了有效占领市场的目的。 其次是针对农村市场特点,多排、多演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剧节目。精品精不精,得老百姓说了算。你认为是精品,老百姓不认账,照样不行。认识到这一点很重要。通过调查研究,他们清楚地了解到县剧团的市场在农村,农村市场有农村的特点,老百姓爱看什么戏,他们有自己的标准,那就是首先要看得懂,其次是故事性要强,矛盾冲突要集中,人物性格要鲜明,再就是能充分发挥地方戏特色。根据这些要求,他们制定了自己的演出方针:老百姓喜欢什么,他们就演出什么;不断排演新剧目,常演常新。他们在每年坚持演出近500场的情况下,还坚持每年排出3台新戏,并作为目标任务固定下来,使该团达到连演20多场不重戏。在保留传统剧目的同时,近几年来又新排了《包青天》、《麻风女》、《哑女告状》、《丑嫂》、《杨七娘》、《窦娥冤》等新剧目。 该团注意培养人才,在培养尖子演员方面他们舍得下功夫。剧团不定期地送主要演员外出学习,拜师学艺,还积极组织本团演员参加河南省电视台主办的“梨园春”戏曲专业擂台赛,3个名演员荣获擂主,其中一个演员还获得三连冠。同时,为了培养戏曲后备人才,还于1998年自办了豫剧团戏曲学校,现该校已成为“河南省戏曲学校尉氏培训中心”和“开封市戏校尉氏分校”。戏曲学校不但为剧团培养了后备人才,而且每年还为剧团创收20多万元。 有了资金,该团着手改善演出条件,完善服务方式。为了给农村演出接待单位提供方便,减少演出接待单位的麻烦,他们投资2万多元,制作了高质量的活动舞台,并投资配备了电脑字幕和高质量的灯光及桌椅,使演出接待单位不用准备任何设施设备即可演出,受到群众普遍好评。 由于尉氏豫剧团演出质量高,服务态度好,价格合理,剧团能够做到台口不断,争团抢戏的现象也时有发生。一个小小的县剧团能够做到这一点,也真是不简单了。尉氏县豫剧团的成功给我们提供这样一个启示:县级剧团只要心里装着群众,想着市场,坚持为农民演出,就能越办越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