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锡剧团

来自戏曲百科

省锡剧团建于1953年3月。其前身是“先声锡剧团”,1950年9、10月间由苏南文联改名为“先声实验锡剧团”,1951年2、3月间改名为“苏南文联实验常锡剧团”。 1953年3月,由江苏省文化事业管理局宣布在南京建立“江苏省锡剧团”,程茹辛任团长。成员除原苏南文联实验常锡剧团的人员以外,又增加了一部分原苏南文工团的团员,1954年7月,原无锡县锡剧团40余人编人该团。

   建团后,全面贯彻“改戏、改人、改制”的方针,废除幕表制,建立导演制,并成立了艺术委员会。主要演员有姚澄、王兰英、沈佩华、王媛媛、张玲娣、徐秀峰、王汉清、刘鸿儒、何枫、费兴生、郑永德、徐风、谭君卿以及青年演员陈小英、冯少春等。50年代到60年代,有主要编剧俞介君、季彦辉、叶至诚,导演许应、田夫,作曲郑桦、程茹辛、叶传卿,舞台美术设计陈润康、周日新、陈文君、陈彩岷,乐师冯璜、蔡炳兴、张子范。

   建团以来,创作、整理、改编和移植了大、中、小型剧目200余个,其中有现代戏《走上新路》、《妇女代表》、《红色的种子》、《海岛女民兵》等,古装戏《红楼梦》、《珍珠塔》、《三看御妹》、《玉蜻蜓》、《孟丽君》、《嫦娥奔月》、《救风尘》、《玲珑女》、《三夫人》、《双推磨》、《拔兰花》、《水泼大红袍》、《嫁媳》、《三访桑园》、《小过关》、《三请樊梨花》等。众多剧目受到省内外观众的欢迎,并为兄弟省、市剧(曲)种所移植或改编;《双推磨》、《庵堂认母》、《庵堂相会》、《双珠凤》和《三亲家》(与江宁县锡剧团合作)先后拍摄成电影,并对《寻儿记》等进行舞台录像;10多个剧目灌制成唱片,20多个剧目由江苏、北京、上海的出版部门出版单行本或收入戏曲集成;全国20多家报刊登载了数以百计的评论文章。

   剧团的音乐工作者,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吸收外来剧(曲)种音乐的因素,创造了不少新的常用曲调,如[太平调]、[乱鸡啼]、[洪发调]、[陈调]、[大陆调紧拉慢唱]、[簧调]男女腔、[流水]、[弦上调]、[铃铃调]男腔和过门等。这些曲调的问世,丰富了锡剧音乐的表现力,很快为各兄弟剧团所采用。

   1954年冬,剧团参加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走上新路》、《双推磨》、《庵堂相会》获剧本奖、优秀演出奖、导演奖、音乐改革奖、舞台美术奖,姚澄、王兰英、沈佩华获演员一等奖,王汉清、何枫、费兴生、徐风获演员二等奖。1957年4月,剧团创作、整理的《红楼梦》、《显应桥》和《水泼大红袍》参加江苏省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姚澄、王兰英、沈佩华、王汉清获演员一等奖。1960年,《救风尘》的舞台美术模型在中国剧协举办的戏剧展览会上展出。

   剧团除经常在江苏各地巡回演出外,还先后多次去北京、山东、上海、浙江、湖北、江西、湖南、广东、福建等地演出。1954年9月首次晋京,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演出了《双推磨》、《庵堂相会》、《打面缸》和《罗汉钱》,受到文化部表扬,姚澄、王兰英被邀上天安门参加国庆观礼。1955年,《妇女代表》为缅甸总理吴努招待演出,费兴生获由吴努总理签名的金质奖章。1959年夏,去上海为中共八届六中全会招待演出o 1959年lO月,参加江苏省慰问支边青壮年代表团赴新疆慰问演出。1960年去福建前线慰问解放军。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宋庆龄、陈云、刘伯承等多次观看剧团演出。《红色的种子》、《妇女代表》、《罗汉钱》等戏,为招待国家元首和五大洲国际友人先后演出100余场,为剧种赢得了声誉。

   剧团重视对中、青年业务人员的培养,先后涌现了杨继忠、蒋昌涌、倪同芳、王根兴等艺术骨干。1966年以来,江苏省戏剧学校先后分配四期毕业生进团,加强了剧团的艺术力量,形成了老、中、青相结合的较强阵容。

   1987年,全团职工138人,其中业务人员115人;固定资产原值222.6万元,其中演出装备9万元;公用房屋建筑面积3180平方米,其中排练、练功房3100平方米。全年演出196场次,观众20.1万人次;其中农村演出186场次,农村观众19.6万人次。全年演出收入13万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