梆子腔

来自戏曲百科

戏曲四大声腔之一,因以硬木梆子击节而得名。陕西的同州梆子和山西的蒲州梆子(今蒲剧)是现存最早的梆子腔剧种,它们对梆子腔基本音乐风格的形成起了很大的作用。陕西的秦腔、山西中路梆子、北路梆子、河北梆子、河南的豫剧(河南梆子)、山东的山东梆子(曹州梆子)、山东的莱芜梆子等,均属梆子腔。

形成演变

关于梆子腔的渊源,不少研究者均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得出结论各不相同,较有说服力的是陕西学者王依群的研究成果。他从音乐的角度分析了秦腔的基本板式“二六板”与过去在陕西关中地区流行的道教“善人”讲经劝善的“劝善调”基本唱法之间的联系,认为秦腔的核心唱调,极有可能是由类似劝善调之类的说唱音乐发展而来的。也有学者从文学的角度进行探讨,将早期秦腔剧本与明代主要唱七字句唱词的说唱“词话”联系起来分析,发现二者在内容和形式上有着诸多联系,从而从文学的角度上得出秦腔是由说唱词话演变而来的结论。

位于黄河两岸的同州和蒲州地区,不但是梆子腔的形成地,也是梆子腔向其他地区传播的根据地。梆子腔在各地的演变,其实就是它从“秦地”流传到晋、冀、豫、川、滇等地以后在当地方言和地方音乐影响下的演变和发展。以陕西的中部、山西的南部为中心,梆子腔在向北流传的过程中,逐渐演变成以山西太原为中心的“中路梆子”(今称晋剧),以及流行于山西北部的“北路梆子”和“河北梆子”;在向东流传的过程中,则形成了“河南梆子”(今称豫剧)和山东梆子;流传到西南地区,变成四川的“弹戏”和云南的“丝弦戏”。

梆子腔在流传过程中的衍变有几种情况:①在发展中保持单声腔剧种的传统。如今存陕西的同州梆子、秦腔、汉调桄桄;山西的蒲州梆子、中路梆子、北路梆子;河南的豫剧(河南梆子);山东的山东梆子(曹州梆子)、章丘梆子(山东讴);河北的河北梆子、老调梆子;安徽的淮北梆子等。②在发展过程中已与其他声腔相结合,形成双声腔或多声腔的剧种,如浙江的绍剧、山东的莱芜梆子、山西的上党梆子等。③在某一剧种中作为独立声腔出现,仍有其自己的传统剧目及独立演出形式,如川剧中的“弹戏”,滇剧中的丝弦腔。④早与其他声腔合流,尚保留有某些梆子腔的因素。如皮簧腔系中的西皮腔(有称北路、襄阳腔或梆子的)。不但曲调变化大,主要伴奏乐器也改为胡琴。

唱腔结构

在梆子腔形成之前,戏曲音乐(昆腔、高腔)都以曲牌为其结构单位,这种结构形式称为“曲牌体”。梆子腔形成后,它的以一对上下句为基本结构单位的唱腔结构形式,标志了“板腔体”戏曲的形成。

梆子腔在音乐结构上的最大特点,是以上下句为唱腔的基本结构单位。上下句分别由一个上句和一个下句构成,两个句子通常字数相同,一般为七字或十字句。上下句在音乐上明显的标志,就是乐句的落音。梆子腔唱腔的上句通常落在调式的不稳定音上,下句落在主音上。

梆子腔中连接上下句的器乐伴奏,被称为“过门”。从戏曲音乐史的角度看,梆子腔中的过门也有较为特殊的意义,宋元时期的南北曲及明代昆腔、高腔中是没有过门的,最早使用过门应该是在梆子腔中。

梆子腔唱腔由不同的板式构成。一般梆子剧种均分成八种板式,其中正板五种:原板、慢板、流水、快流水、紧打慢唱;辅板三种:倒板、散板、滚板。

剧种剧目

秦腔

以西安为中心,在同州梆子的基础上演变而成,经过近百年的发展成为秦腔的主流。现流行于西北各省(区)及西藏等地。秦腔班社很多,以易俗社(成立于1912年)最为著名。

秦腔唱腔有花音、苦音之分。花音、苦音,是指两种音阶及调式特性音不同,旋律色彩迥异的曲调,是秦腔用以变化唱腔感情的主要方法。它使用“改音换调”的方法,在旋律骨架相似的情况下,进行不同音的变换,以表达不同的感情。简单地说,在同为徵调式为主音的情况下,强调6音和3音,为花音;强调4和微降7,为苦音。一般来说,花音具有欢快、明亮的情绪色彩,苦音则具有哀伤、幽暗的情绪色彩。今存秦腔中,各种板式的唱腔均有花音和苦音之分,花音和苦音唱腔一般都是单独使用,并与相应情绪相配合。

秦腔的主要板式有(1)慢板:旧称“四股眼”,一板三眼,起于中眼,落于板(常延长至头眼)。唱词为十字句或七字句。以锣鼓起板的称为塌板,不用锣鼓的称为安板,常用于抒情。(2)二六:一板一眼,起于眼,落于板。唱词为七字句或十字句。因速度不同分为慢二六、紧二六两种,叙事抒情均可。(3)带板:有板无眼或紧打慢唱(“鼓板有拍,唱腔无拍”),适于表现紧张激动的情绪。(4)尖板:又名介板、垫板。属于散板,具有朗诵性质,但旋律性较强。唱词为五字句、七字句或十字句。有紧尖、慢尖两种。紧尖用以表现紧张激烈的感情,慢尖多用于抒情的叙述。(5)滚白:散板,朗诵性强,用于表现痛苦悲哀的感情,故只有苦音而无花音。

在演唱方法上,秦腔有“本音”和“二音”两种唱法,“本音”即真嗓,“二音”即假嗓或小嗓。秦腔的乐队以板胡和梆子为特征性的乐器。

秦腔所演剧目,据现在统计约三千个,多取材于“列国”、“三国”、“杨家将”、“说岳”等英雄传奇,也有神化、民间故事和各种公案戏。

晋剧

山西四大梆子剧种之一,也称山西中路梆子,建国后改称为晋剧。流传于山东中部、河北北部及内蒙、陕北等广大地区,与蒲州梆子(南路梆子)、北路梆子、上党梆子(东路梆子)被称为山西“四大梆子”。

晋剧唱腔包括“乱弹”、“腔儿(花腔)”和“曲子”。“乱弹”有七种基本板式,即平板、夹板、二性、流水、介板、倒板和滚白。各种板式还有其变体。“腔儿”也称“花腔”,有三花腔、五花腔、倒板腔、四不像、苦相思、刮地风等。晋剧在表演上十分重唱功,通常用成套大段唱腔充分发挥晋剧唱腔的特色。

晋剧传统乐队称为“九手面”,即由九人演奏各种乐器,分为文场和武场。文场有呼胡、二弦、三弦、四弦,称为“十一根弦”;武场有梆子、鼓板、铙钹、小锣、马锣等打击乐。

代表性剧目:《打金枝》;代表性演员:丁果仙,著名晋剧女演员,是晋剧史上第一位女须生,其创造的晋剧须生“丁派”唱腔,对晋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有“山西梆子大王”之美称。丁果仙七岁即开始学戏,十一岁搭班登台,十七八岁誉满三晋。丁果仙发声坚实洪亮,气息饱满耐久,唱腔深厚舒展,表演朴实大方。她不仅在演唱上颇具大家风范,且在革新唱腔方面也颇有成就。在移植京剧《四进士》时,借鉴京剧行腔归韵的长处,革新了晋剧须生的唱腔和唱法。她出演的《空城计》、《捉放曹》、《太白醉酒》等戏,生动地塑造了一系列舞台形象,呈现了较高的艺术水准。

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是河北省影响颇大的剧种,是梆子腔一个重要支脉,曾有直隶梆子、卫梆子之称,1952年定名为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是山陕梆子传入河北后与当地方言语音和民间音乐结合,经过数十年的衍变,逐渐形成的。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末,是河北梆子兴盛时期,涌现出许多班社和优秀演员、乐师,20世纪20年代末之后,河北梆子渐趋不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号召零散艺人集聚形成班社,并建立国营剧团和戏曲学校,使得河北梆子逐渐兴盛。现有不少专业演出团体,其中以河北省河北梆子剧团、天津市河北梆子剧团和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为主要演出团体。河北梆子唱腔高亢激昂,伴奏铿锵有力。主要板式有[大慢板]、[小慢板]、[二六板]、[流水板]、[尖板]、[哭板]。主要伴奏乐器有板胡、梆子、笛、笙等。

代表性剧目:《大登殿》等。代表性演员:裴艳玲是河北梆子著名女演员,生于梨园世家,自小习武行,早年唱京剧,后改河北梆子。五岁登台救场,九岁挑梁演出,12岁加入河北省河北梆子青年跃进剧团,她少年时即练就一身超群出众的武功,塑造了众多人物形象。她不仅精于武生行当,还成功的塑造了杨八郎、陆登、王佐等老生行当的人物。她主演的《夜奔》表演细腻、感人肺腑,技艺精湛,裴艳玲嗓音高亢嘹亮,行腔似云流水,武功出众,戏路宽广,文武皆备著称,其“唱、做、念、打”俱佳、“昆、乱”不挡的技艺风靡海内外。代表剧目有:《宝莲灯》、《哪吒》、《八大锤》、《夜奔》、《武松》、《翠屏山》、《南北合》、《闹天宫》、《火烧连营》、《钟馗》等。

豫剧

豫剧又称河南梆子、河南高调,解放后定名为豫剧。流行于河南全省以及陕西、山西、河北、江苏、安徽、湖北等省的部分地区。

豫剧在发展、流传的过程中,在开封一带形成“祥符调”,传至商丘一带形成“豫东调”,流入洛阳发展成“豫西调”,流入漯河形成“沙河调”。四个支流中,以祥符调影响最大,它与沙河调、豫东调比较接近,通常三种腔调统称为豫东调,以商丘、开封为活动中心,在演唱上多用假嗓,音域较高,俗称“上五音”。豫西调以洛阳为中心,演唱多用真嗓,音域较低,俗称“下五音”。

豫剧唱腔主要板式有五类:慢板类、二八板类、流水板类、非板类及其它板类。其伴奏乐器过去有“一鼓二锣三弦手,梆子手钹共八口”的说法,现在主要伴奏乐器有板胡、二胡、琵琶、唢呐、梆子、鼓板等。

代表剧目《白蛇传-断桥》:代表性演员常香玉:豫剧著名女演员,工青衣、花旦,自幼随父学戏,9岁搭班。她在艺术上勤奋好学,勇于革新,曾广泛吸收京剧、评剧、秦腔、河南曲剧及坠子、大鼓等艺术之长,以丰富自己的唱腔和表演,同时把豫东调融会于豫西调中,独创豫剧主要流派“常派”。其演唱热情奔放,有刚有柔,做功刚健清新,优美大方。其代表剧目简称“红(拷红)、白(白蛇传)、花(花木兰)”,同时还演出了现代戏《人欢马叫》、《红灯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