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红

来自戏曲百科

李桂红(1890年~1943年)女,河南省舞阳县人,人称“老桂红”。李桂红是越调历史上第一位女演员也是第一个引进“外装戏”的演员,越调坤角的鼻祖。

幼习坠子,后入舞阳吴城越调班改唱越调。民国二年(1913)到襄县,搭班巡演于南阳、唐河、方城、叶县、鲁山等地。应工青衣、闺门旦。她扮相俊美,声腔甜润,嘴巧字清,做工细腻;且机灵睿敏,喜弄新曲,即兴创编,多有所成。经其改编加工而流传至今的剧目如《五凤岭》《青龙山》《对花枪》《打豆腐》《小八义》《王金豆借粮》等,情节较之旧本多有增减,且丰富了不少“噱头”。包括引进坠胡、去掉篾子号等尝试,其对越调戏文、表演和音乐唱腔等多方面的贡献为众所公认。但晚景凄凉,孤苦无依,于民国三十二年(1942)在方城独树扳倒井病逝,竟以秫箔卷尸掩埋!但她在观众中的影响却至今不减,俗谚有云:“一看《姜家营》,便想起老桂红”;“《火焚绣楼》恁好听,不胜桂红哼两声”。后起名伶如杨小凤、张秀卿、张桂兰、申凤梅等,对李氏唱腔、唱法均有程度不等的因袭与继承。

个人经历

她先到漯河学唱坠子,后搭舞阳吴城越调班。民国二年(1913年)二十三岁的李桂红在艺术上已经成熟,她入了襄城县七班戏越调班。七班戏是光绪年间由襄城县衙门七班——头皂、二皂、头快、二快、头壮、二壮、锁夫——供戏成立的,人才济济,当然都是男演员。李桂红登台演出《火焚绣楼》《老赵常借闺女》(即今毛爱莲毛派的《白奶奶醉酒》)一炮走红。此后,活动于叶县、方城、南阳、唐河一带。李桂红的参演,确立了襄城县七班戏在越调戏班的龙头地位。群众中至今流传着“不管啥戏多好听,不胜桂红哼两哼”的民谣。1943年身患重病的李桂红凄苦无依,在方城县独树乡扳倒井村去世,以秫杆卷尸掩埋。

主要贡献

李桂红给越调剧种带来了一场大革命!在李桂红之前,越调是演宫廷戏为主的,这是越调剧种自有的剧目。而李桂红却大胆引进外剧种的剧目,这些剧目多为生活戏。此后,越调艺人就把原有剧目称为“正装戏”将李桂红引进的剧目称为“外装戏”。为适应越调演出,她将这些戏进行改编。经她改编流传至今的戏有《青龙山》《五凤山》《王金豆借粮》《打豆腐》《小八义》等,皆为唱功戏。她还能将听到的故事编成戏搬到舞台上。越调为适应男演员的嗓音原来唱的是C调或D调,但女演员嗓音高,李桂红出现后,变成了F调。在对戏时,甚至唱到F调或G调。后来南阳也有了女演员,才升为F调。根据北上南下的习俗,人们将许昌一带的越调称为“上路越调”,而将南阳一带的越调称为“下路越调”。越调原来的主弦是四股弦子,李桂红大胆尝试,引进坠胡将杆截短后做主弦,确有轰动效果。

为此南阳越调艺人自称唱的是“大越调”而将李桂红唱的称为“小越调”。她将坠子的一些唱腔糅进越调铜器垛(乱弹)中,别有韵味。如《斩杨景》中佘太君“出自东方”一段唱,似娓娓叙说家常,流畅自然,朴实耐听。从此越调原来的以流水板式为主变为以铜器垛为主,直至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