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子戏

来自戏曲百科

中国戏曲的折子戏,是世界戏剧艺术中一种独特的演出形式。长期以来,在中国戏曲观众中已具有重要地位。一些新编戏曲现代戏的精彩段落,也经常在舞台上以折子戏的形式出现,并得到广大戏曲爱好者的好评。这说明戏曲折子戏是一种深受广大观众喜爱,符合中国观众审美要求的具有民族特征的艺术表现形式。因此,在戏曲艺术不太景气的情况下,研究其规律特点,多搞些短小精悍,而又受观众欢迎的折子戏,将有助于新戏曲的创造和发展。

  一、折子戏的成因

  戏曲折子戏是一种有别于独幕剧的特殊的表演形式。独幕剧多见于话剧,它最早始于19世纪后 期欧洲的戏剧舞台,“全剧事件在独立的一幕内完成。由于展示剧情受到较严格的时间、场景等限制,要求情节结构更加精炼集中,矛盾冲突的展开比较迅速。”① 因此,独幕剧都必须在一定的时间和场景表演一个头尾完整的故事,把人物性格展示清楚,使矛盾冲突得到完满的结局。像俄国契可夫的《蠢货》、英国杰·马·巴雷的《十二镑钱精神》、中国丁西林的《一只马蜂》和田汉的《获 虎之夜》等,都具有这种特点。而中国戏曲折子戏《女起解》 (《玉堂春》)、《思凡下山》 (《目莲救母劝善戏文》)、《断桥》 (《白蛇传》)、《拾玉镯》(《双姣奇缘》) 等,都是一出大戏中的一折,之所以被称为“折子戏”,也是由来于此。它不必有完整的故事,也不必描写人物性格发展和矛盾冲突的全过程来说明戏剧的主题,而是只演出全剧中的一场供观众欣赏。那么,折子戏为什么能在中国戏剧中出现,并占有一定的历史地位呢? 我认为,这与中国戏曲的形成过程和中华民族的生活特点、欣赏习惯是有直接关系的。

  首先,从戏曲的自身发展来看,(1) 折子戏短小的艺术形式是适应观众的欣赏要求而出现的。

“到17世纪前期,因传奇剧本冗长,必须几天才能演全,观众易生厌烦。于是有些老艺人凭借多年积累的舞台经验,从全本传奇中选出一些精彩段落,适当增减作为单出上演。是为‘折子戏’。”② 我们看明清传奇剧本,《琵琶记》42出、《浣纱记》45出、《桥红记》50出、《长生殿》50出。这样的大戏,需要演几天才能演完。观众看戏,一要有充足的时间,二要有一定的耐心,否则是很难坚持下去的。为适应观众欣赏戏剧的需求,艺人们便开始选择一些大戏中的精彩段落进行加工演出。这样,一个晚会可以演出不同类型、各具特点的几个大戏中的几折。既避免了大戏的冗长、拖沓的毛病,又满足了观赏者,便逐渐形成了戏曲折子戏的艺术形式。(2) 折子戏适应了中小剧团的流动演出需要。一出大戏要演出几天,不仅时间拖的很长令观众厌烦,而且演起来需要众多的演员、服装、道具,也给剧团带来诸多不便。以近代京剧《香莲帕》为例,这出大戏不仅需要演几天才能演完,而且人物之多也是惊人的。全剧要一百多名演员。仅群众角色四龙套、四太监、四衙 役、四青袍、四使臣、四番将、四校尉等就有17组之多。虽然演出时有的群众演员可以“赶场”串演几个人物,但全剧人物多,所用服装、道具也必然多,势必给剧团造成一定困难。反之,规模小,人物少的折子戏可以适应各种条件下的演出。旧中国的许多地方剧团,一般都是二、三十人的班子,条件极为简陋。他们为了生存要经常流动演出,神殿、庙台、路口、麦场都可以成为他们的演出场地。剧目为适应流动演出和场地条件的限制,只需要两、三个演员,几件道具,演出四、五十分钟的折子戏,便是他们最好的选择。随着各剧种剧团的不断上演,折子戏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也不断提高,戏曲折子戏便逐渐地发展起来了。(3) 戏曲老艺人以大戏中的优秀段落教授学生,使折子戏得以保留。剧团排练的大戏演出后,有些精彩段落得到了好评,当全出戏因某种原因不能经常上演时,那些艺术性较高的场面又觉得失之可惜,因而老艺人教学生时,不可能一开始就排练大戏,于是便把那些具有一定技艺性的折子戏做为教材来教学生。像《三娘教子》、《断桥》、《秋江》、《三岔口》等都是老艺人教授学生的启蒙戏。《三娘教子》中的倚哥、王春娥、薛保,即是学生学习娃娃生、青衣、老生的好教材。每个人物的戏都不算太重,又具有一定的技术技巧,以此做启蒙戏无论是唱腔、表演都可以为学生打下良好基础。而《秋江》仅两个人物: 一旦角、一老丑。陈妙常为追赶潘必正心急如火。老艄公却慢慢腾腾地打趣她,先是要三钱银子船钱,继而要装二百斤灯草,又要等人,又要回去吃饭。搭了跳板陈妙常上船后,开船时船又搁了浅,推船又忘了解缆绳。这一急一缓构成一段有趣的戏剧冲突。特别是其中江上行船时旦角的云步、碎步、圆场等舞蹈身段和动作,是提高学生表演技艺的好教材。多年来,老艺人都是以折子戏教授学生,学生学会后又要在晚会上演出实践。所以说这也是折子戏能够得以生存的原因。

  其次,从戏曲观众方面来看,(1) “有些戏曲剧目的故事情节,对观众来说是早已熟记在心 的。”③他们到剧场里来看戏,并不一定要欣赏一个完整的故事。中国戏曲剧目繁多,但所描写的内容多是从历史小说、民间故事中移植过来的。仅从陶君起编著的《京剧剧目初探》来说,取材于各种演义小说、民间故事的约占百分之九十以上。这显然是与中国戏曲的形成过程有关: 旧社会戏曲艺人多是无文化,不识字,他们也无能力编写剧本,要扩大演出剧目便不得不借助于其他艺术形式的故事内容。中国戏曲受说书艺术的影响很大,话本小说、演义小说都是说书艺人表演用的蓝本,其故事在民间流传极为广泛。“由于这些故事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人民的生活斗争和思想感情,或歌颂人民自己的英雄侠女,或鞭挞人民痛恨的贪官恶霸,因此为人民喜闻乐见。当时的戏剧本事,也多是这样来的。”④像《西厢记》最早见于唐元稹的《会真记》,以后有董解元的《弦索西厢》,最后才有王实甫的《西厢记》与舞台上演出的《西厢记》、《红娘》等剧目。包公故事多见于《包公奇案》、《三侠五义》,《秦香莲》也是先有《秦香莲鼓词》,后有舞台戏剧。由于这些故事在民间经过各种艺术形式的宣传演出,观众对于故事中的人物、情节都是十分熟悉的。他们观赏戏剧 演出时,就不需要了解剧目的整体内容,可以只欣赏某一段故事。这是中国戏曲观众能够接受折子戏的重要原因。(2)“戏曲观众有着看角儿的习惯”,⑤观众看戏主要欣赏的是演员的表演技艺(同一出戏他们要看多遍,是为欣赏不同流派演员的表演)。话剧观众主要是为了看故事。他们看戏时虽然也关心是哪位演员扮演什么角色,但却没有戏曲观众要求的那么强烈。戏曲表演的技艺性很强,同一出戏不同演员的表演水平相差十分悬殊。而戏曲观众中有许多人是懂戏的,有的人自己还会唱,他们看完戏评论的也多是演员表演的优劣,而很少关心剧中的人物、故事。他们认为欣赏名演员的表演是一种艺术享受,有的人就是慕某某演员之名来看戏的,换了主要演员他们便不想看了。所以在戏曲演出中出现剧团因故换了主要演员观众要求退票的现象,并不鲜见。由于戏曲观众要看的是名角儿的表演,对于戏剧故事的关心较话剧淡薄得多,而观赏一出大戏中精彩的一折,即能欣赏到演员精湛的技艺,久而久之,就有许多人热衷于看折子戏了。(3) 旧中国的官僚、财主们有一种独特的享受方式,即把演员叫到自己家里唱“堂会”。既然是叫到家里唱,宅院再宽阔也不如剧场的舞台,演出大戏有一定困难(“堂会”少有演大戏的)。折子戏既节省演员、服装、道具,又不需要很大的场地,所以适合“堂会”的要求。而“堂会”所邀请的多是地方的名角儿,演出过程中经常有主人点戏,也只有折子戏能够满足这种需求。“一场戏可以演出十出八出折子戏,每出各见特色,生、旦、净、末、丑各有独擅”,⑥剧目内容变化多样,演员各展绝技,可以让观赏者欣赏到多种表演。“堂会”这种独特的演出形式,也培育了独特的戏曲折子戏。

  二、折子戏的艺术特点

 长期以来,戏曲折子戏能够独立演出,并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从客观上看有其适应中华民族生活习惯和审美心理要求等原因;从戏曲折子戏自身来看,也必然有它的内在因素。任何一种艺术形式,之所以能长期生存发展,一定有它存在的美学价值,否则,就必将被时代所淘汰。折子戏自它独立与观众见面始,即能吸引观众,我想,主要是这些段落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一者,戏曲折子戏都是一出大戏中最为精彩的段落,有的人称之为“戏核”,当然也就是最有艺术欣赏价值的部分。它必须是或描写一段尖锐的矛盾冲突;或表演一段精彩的武打;或有一段让人喜爱的优美唱腔;或是一段奇妙的误会等等,而且在人物设计、演员表演等方面都要有独到之处。像《女起解》中,身穿罪衣罪裙并扛着“鱼夹”的苏三与带着白五嘴的小花脸崇公道,这两个人物的造型设计就十分有趣。加之一问一唱,崇公道幽默、风趣的语白,苏三如怨如诉地对往事的回顾,在艺术构思上可谓独具匠心。“苏三离了洪洞县”的唱段不仅完全符合剧情和人物身份,而且又能给人以美的享受。所以,这段唱腔一般戏曲爱好者都会唱,听来也倍感亲切,甚至有些观众就是为了听演员的这段唱而买票进剧场的。长期以来,这出戏始终很受广大观众的欢迎。再有《三岔口》,表演的是让人耳目一新,拍手叫绝的一段武打。从任堂惠进店查看店房,到刘利华窥探动静,拨门进房开打,在虚拟的舞台上,明亮的灯光下,表演黑夜里的一段搏斗,真可谓精妙绝伦。特别是几番两人相遇,又不意分开,桌上桌下,你来我往,两人无意中竟各执一端将桌子抬起,放下时又砸了刘利华的脚。这有生活内容有故事情节且又无言幽默风趣的一段武打,无疑是要比观赏武术表演有趣得多。此外如《武松打虎》中翻腾跌扑的舞蹈,《思凡下山》中小和尚耍串珠、叼僧鞋,《拾玉镯》中孙玉姣赶鸡、喂鸡、数鸡的虚拟表演,都是一出大戏中的精华部分,所以才能独立成为折子戏,久演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