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湘音

来自戏曲百科

唐湘音(1942年6月-)生于湖南省嘉禾县,汉族,原名唐先英,1957年更名为唐湘音。湘昆武生名角,国家二级演员。师承湘昆著名老艺人萧剑昆、匡升平、萧云峰,1961年拜北昆著名武生侯永奎为师。原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著名昆剧演员兼编导,中国昆剧研究会理事,曾任湖南昆剧团团长、郴州艺术学校校长,湖南省戏曲导演学会会员,郴州戏剧家协会常务理事。

先后演出过《白兔记》、《秦琼反潼关》、《还我河山》、《义侠记》及现代戏《阮文追》、《红色娘子军》、《小刀会》、《逼上梁山》等一百多个大小节目的主演主配。

个人经历

从小就受到民间戏曲的熏陶,爷爷唐松伯是当地有名的祁剧演员;父亲唐承忠平日跟随爷爷演祁剧,闲时在家经营缝纫店。小时候经常看到村里演祁剧,并且还有祁剧演员住在家里。从祁剧演员那学了《花子骂相》等剧目。

1957年冬天,参加嘉禾昆曲训练班招生考试,排名不理想加上父亲不同意,没有考上。

1958年考入嘉禾县昆曲演员训练班学演湘昆剧,向湘昆名宿肖剑昆、匡升平等先生学了《连环记》及《八义记》、《义侠记》的全本,《激秦·三挡》、《三闯·负荆》等湘昆剧目。

1960年调郴州专区湘昆剧团工作。除了担任演员,还分管业务,负责剧团演员练功、排戏和演戏。

1961年11月27日,一行16人安排在北京昆剧院的排练场演出,演出了《醉打山门》《挡马》《武松杀嫂》等五部戏。田汉看后安排到中国文联大楼去演《出猎回猎》等剧目。

1961年11月28日经原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田汉先生介绍,在北京西单北大街曲园拜著名京昆表演艺术家侯派创始人侯永奎先生为师,戏剧界大师张庚、阿甲、李少春、袁世海等名家参加了仪式。拜师结束后,和雷子文、郭镜蓉、孙金云等留在北京学习。随侯永奎老师学习《夜奔》,学了大约三四个月,就回到了剧团。后来先后学了《林冲夜奔》、《单刀会》、《千里送京娘》、《锤震四平山》等剧目,技艺得到很大的提高。

1962年冬天,参加在在苏州举行的全国两省一市昆曲汇演。

1964年主演的《腾龙江上》被选参加中南五省戏剧汇演。

1965年调回郴州来管文化教育卫生三个系统。

1977年担任郴州地区湘昆科的负责人。开始分组宣传、招生。

1978年兼任湖南省艺术学校湘昆科负责人。1978年以来,曾先后任教于湖南省艺术学校湘昆科和郴州艺术学校,参与培养出了不少优秀的青年演员。其中有中国京剧第三届研究生罗艳、梅花奖获得者傅艺萍、中国兰花奖获得者雷玲、王艳红,芙蓉奖获得者崔美芳唐珲等,曾被省文化厅评选为湖南省文化系统优秀教师。

1982年考入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导演进修班任学生支部书记,系统学习了有关导演理论知识,在上海越剧院实习期间为越剧王子赵志刚排演《玉镯记》时担任总导演。

1983年回郴州就任文化局文化科长。1985年我被任命为湖南昆剧团团长,兼郴州地区艺术学校校长和理论课教师。1993年辞掉剧团团长职务,一心投向艺校,致力于培养学员,一直到1997年。

1989年由文化部选入中国昆剧艺术团代表团员,赴港参加香港文化中心开幕节演出。

1996年任郴州艺术学校校长。任教期间为学生的基本功、剧目、艺术理论等科目亲自授课,培养了昆剧学生两批80多人,其中有谭盖友等四人获湖南省优秀青年演员称号,唐飞等11人获得“芙蓉奖”,付艺萍获“梅花奖”。

2004年被中国戏曲学院京剧研究生班聘为院外兼职教授,指导研究生罗艳同学有关戏曲理论和剧目的教学。

2010年,唐湘音被认定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演出剧目

演出的《渔家乐》《连环计》《八义记》等由肖剑昆亲手教授的;演出的《武松杀嫂》《义侠记》等是匡升平老师手把手教下来的。

主演过《白兔记》的刘智远、《还我河山》的岳飞、《林冲夜奔》的林冲、《单刀会》的关羽、《武松杀嫂》的武松、《千里送京娘》的赵匡和现代戏《红色娘子军》洪常青、《红灯记》的李玉和《腾龙江上》的赤松等一百多个大小节目。其中《腾飞江上》1965年参加中南区现代戏汇演获得好评;《武松杀嫂》经由国家艺术研究院录相作资料研究保存;1989年选入中国昆剧艺术团参加香港文化中心开幕节演出,《人民日报》海外版曾发表评论和演出剧照。

主要贡献

唐湘音同志从上世纪60年代起任湖南昆剧团戏剧队长,副团长,团长,艺委会主任等职,主管剧团业务工作三十多年。上世纪三十年代向原“国立剧专”讲师邹霆学习导演理论知识。先后参加了湖南昆剧团三十多台节目的导演、排练工作。所作的“《武松杀嫂》导演札记”一文刊登在《湖南戏曲导演学报》第二期。

自湘昆建团后兼湖南省昆剧团编导。先后参加编导了《包公牵驴》《义侠记》《一天太守》等三十余台大小节目,其中《荆钗记》《一天太守》分获湖南省艺术节演出奖。1988年《武松杀嫂》和《一天太守》晋京展演后分别由中央文化部和中央顾问委员会邀请至中南海演出,获得中央领导同志和专家一致好评。

唐湘音先后整理改编了《义侠记》、《包公牵驴》等十多台昆剧节目;其中《激浪载舟》、《包公牵驴》赴长沙参加全省调演,《中、小学生课本剧》演出三百余场,得到广大师生欢迎。《琵琶记》、《绣襦记》获郴州地区创作奖。退休后潜心写作创作了二十多万字的《蘭园旧梦》一书,对湘昆源流艺术特色等问题有独到的见解。

获奖记录

1960年评为郴州地区优秀青年演员,1986年获得湖南省优秀中年演员称号。

师徒关系

师父:侯永奎

同门:唐湘音

徒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