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爱田

来自戏曲百科


巴陵戏演员。汨罗县归义街人。自幼随兄进清和班学艺,拜名生脚钟和清为师。初学艺时,因师傅要求严格,自惭鲁钝,不能成材而投水自尽未遂,乃刻苦钻研,终于熟谙内、外八功,且博学强记,常演剧目,皆能背诵全本,又自学文化,终于成名。凡生行戏无一不会,兼长操琴、击鼓,也能编剧,人称全材。尤以做功见长,如死戏《白帝城》、《七星灯》、《洪羊洞》,疯戏《打棍出箱》,苦情戏《莫成替死》、《五郎出家》,夫子戏《水擒庞德》、《挑袍》等均独具一格。更擅醉戏,他滴酒不沾,却勤于观察、揣摩,在《金马门》中饰演李白,运用眼神极度斜视,醉眼迷离和忍俊不禁的嬉笑、冷笑、畅笑、狂笑等长串笑声,达三、四分钟之久,将李白“睥睨权贵,笑傲公侯”的性格刻画得入木三分。他独创分眼、阴阳脸、内功渗汗等技艺,运用于《黄鹤楼》、《打黄盖》,《空城计》等剧中,塑造了刘备、孔明等人物形象,时人誉为“戏夫子”、“活孔明”,至今为人称道。丁爱田名冠巴陵,始终谦虚谨慎,不断向艺术高峰攀登。自民国三年(1914)受聘于岳舞台班之后,直至终老,未离该班。抗日战争时期,积极编演历史剧和时装戏,宣传抗日救亡。教授艺徒,因材施教,诲人不倦,不少名伶皆出其门下。同班人向他请教时,无论大小角色,无所不会,有问必答。人称他为巴陵戏的“活词典”。业余学医,免费为班友治病,深得同行敬重。民国三十五年,卒于桃源翦家溪。其女丁艳香,工闺门旦,亦为巴陵戏名演员。(来源:中国戏曲志·湖南卷) 丁爱田,汨罗市归义街人,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岳舞台的顶梁台柱,自幼从名师钟和清学艺。钟信奉“板子底下出能人”,故丁爱田经常被打,有时扑在板凳上让师父打屁股,痛得难受,就用牙齿咬着板凳头,有两次把板凳头都咬缺了。他自恨鲁钝,曾几次投水上吊,幸被人救起。丁虽学得慢,可记得挺牢,一入脑子,便终身不忘。更兼他勤学苦练,精心琢磨,终成巴陵戏一代宗师,被人们誉为巴陵戏的“活辞典”。 丁爱田演戏,长于抓住最能体现人物性格的细节,浓墨重彩地渲染,以增强人物的立体感。如《空城计》他演孔明,在司马懿兵临城下时,他抚琴唱曲,演得飘逸潇洒,悠然自得。当得知司马懿退兵时,他猛睁双目,一个“抖色”,胡须呈波浪形颤动,并运用“内功沁汗”的特技,使额上汗珠晶莹闪亮,接着用“声断气连”的唱法,深沉地唱出“诸葛亮从来不弄险,险中又险显奇能。”通过这个细节把素来沉着稳重的孔明,由高度紧张转向轻松欣喜的心境凸现出来。他演《黄鹤楼》饰刘备,半边脸佯笑应付周瑜,半边脸惊恐地掣动着,并伸脚去探寻保驾将军赵云,这种“阴阳脸”绝活,配以其它动作,将刘备胆小懦弱的性格刻画得活灵活现。 戏无技不惊人。但单纯卖弄技巧,又会以技压戏,见技不见人。丁爱田运用特技表演人物,最能把准火侯。他在《醉写》中饰李白,当唐明皇满足李白的要求,命杨国舅为之磨墨,高力士为之脱靴时,他运用“浪笑”技巧,开怀畅笑两三分钟之久,将李白那种睥睨权贵,笑傲公侯的狂放不羁的性格鲜活地展现在观众面前。而平时练功,他可以一口气笑上十分钟。(来源:巴陵戏丛谈:人物:巴陵艺苑撷英)来源:《中国戏曲志·湖南卷 巴陵戏丛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