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市淮剧团
淮阴市淮剧团的前身是1951年以周茂贵戏班为主联合黄燕飞戏班、杨洪文戏班成立的京江淮剧团,1955年春,在清江市文化局登记,改名为清江市京江淮剧团。1956年9月,清江市文化局举办了第一期淮剧艺训班,为剧团培训了首批学员。1958年底,淮阴县、清江市合并,淮阴县淮剧团并人,改称淮阴市淮剧团。剧团因以著名西路淮剧艺人周茂贵戏班为主组建,周茂贵富有清淮特点的高亢、委婉的老淮调,一直深为群众喜爱。1960年夏,在江苏省文化局帮助下,考定了代表性的唱腔、表演形式等,使剧团在继承和发扬西路淮剧特色方面日益鲜明。1963年,创作排演了反映抗日英雄事迹的大型现代淮剧《刘老庄战斗》,受到了广州部队刘老庄英雄四连的赞扬,并赠送了渡江纪念章和五好战士奖章各一枚。
1964年,清江市与淮阴县分开,复改名清江市淮剧团。“文化大革命”期间,剧团停演。1977年恢复演出,首先移植了《八一风暴》等现代剧目,接着又恢复排演了淮剧传统剧目。1982年,创作演出了新编历史剧《斩韩信》,剧本在《江苏戏剧》上发表并参加了全国历史剧研讨会,被评为建国后最佳历史剧之一。
1983年实行市管县体制,清江市淮剧团又更名为淮阴市淮剧团,由县级团升为市级团,仍为集体所有制性质。1987年,全团职工51人,其中业务人员44人;固定资产原值33.9万元,其中演出装备3.2万元;公用房屋建筑面积2729平方米,其中排练、练功用房1 140平方米;全年演出377场、观众21.7万人次,其中农村演出272场、观众15.5万人次;全年演出收入9.6万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