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秦剧团

来自戏曲百科

 一、剧团沿革:

  甘肃省秦剧团的前身是陕甘宁边区陇东文工团秦剧二队,一九五O年六月与兰州民众社合并,初名兰州秦剧实验社,一九五二年八月甘肃省人民政府正式命名为 “甘肃省秦剧团”。一九七O年“文革”中被错误撤消。粉碎“四人帮”后,于一九八O年六月恢复建团。

  二、编制情况:

  我团为甘肃省文化厅直属县级艺术表演团体,定编101人。

  三、职工队伍情况:

  全团职工141人,其中在职职工92人,离休干部3人,退休职工40人。领导职数4人。现有专业技术人员85人。其中,一级专业技术人员5人,二级专业技术人员16人,三级专业技术人员37人,初级专业技术人员27人。2人获“全省555”拔尖创新人才和“全省宣传文化系统拔尖人才”荣誉称号,1人获“文化部优秀专家”称号。现有“梅花奖”演员1人。

  四、业务情况:

  剧团现有正常上演的大型剧目20余本,折子戏50余个。

  五、近年来获奖情况:

  2002年第二届中国秦腔艺术节,我团参演的大型现代眉户剧《思源》获综合演出一等奖(排名第一)和28个单项一等奖,12个单项二等奖,3个单项三等奖。

  2003年《思源》一剧在第十一届中国人口文化奖的评奖中,荣获“中国人口文化奖”银奖和两个“最佳表演奖”以及甘肃省第三届“敦煌文艺一等奖”。

  2004年、2006年,在“甘肃省首届旦角大赛”和“甘肃省第二届戏剧红梅奖大赛”中我团参演的折子戏先后获得4个金奖,3个一等奖;6个银奖,5个二等奖;1个铜奖,3个三等奖的好成绩。在全省声乐、器乐大赛中,我团4人参赛,获得1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和1个三等奖。

  2006年在甘肃新创剧目调演中,我团创排的大型现代秦剧《大河情》荣获“综合演出一等奖”及18个单项一等奖,6个单项二等奖,2个单项三等奖。

  2006年8月,《大河情》在全国九十多台戏中脱颖而出,被文化部选定参加“全国地方戏优秀剧目评比展演”。2006年12月,《大河情》在文化部举办的“全国地方戏优秀剧目评比展演”荣获二等奖。

  2007年10月,《大河情》在国家民委、文化部举办的“第一届中国少数民族戏剧会演”荣获最高奖——剧目金奖及“优秀编剧奖”、“优秀作曲奖”、“优秀舞美设计奖”、“优秀灯光设计奖”、“优秀服装设计奖”,主演谭建勋、左玉强、苏凤丽同时获得“优秀表演奖“。

  2008年10月,《大河情》在中国戏剧家协会、甘肃省文化厅举办的“第四届中国秦腔艺术节”获“优秀剧目奖”、“优秀主演”、“优秀灯光设计”、“优秀舞美设计”、“优秀服装设计奖”。

  为鼓励我团在民族题材艺术创作方面所做出的成就,2006年5月,中共甘肃省委、甘肃省人民政府,授予我团“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

  2008年6月,“甘肃秦腔”被国务院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我团被设为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