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子戏

来自戏曲百科

曲子戏,甘肃省敦煌市、白银市、华亭县传统戏剧。2006年5月20日,曲子戏(敦煌曲子戏、华亭曲子戏)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Ⅳ-69。

艺术起源

曲子戏从明朝开始在甘肃的广阔土地上传衍不息,并占有主要位置。

从清光绪初年到民国前夕的三十多年间,出现了“每至春节,排演乡傩,以闹丰年”的局面,在各地形成具有不同风格的地方小戏,如敦煌曲子戏、华亭曲子戏、新疆曲子戏、宁夏曲子戏等。后经高映珠等当地艺人的完善传承,使曲子戏小曲得以发展流传。

艺术特色

曲子戏具有元杂剧的风格特点,唱腔属联腔体。

曲子戏的调很多,一向有三十六小调,七十二大调之说,其中某些独特的曲牌,如“山歌调”只用于“六瓶花”等。但大多数与流传在陕西省眉县、户县一带的“眉户戏”曲牌有着血缘关系,而在具体演唱时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其整个声腔体系由一百多个曲调组成,就表达感情上看,可分为“苦(哭)音类”和“花(欢)音类”。其音乐调式属“征调式”。

主要流派

白银曲子戏甘肃省白银市地区的曲子戏《西厢调》小曲发祥于水川镇大川渡,盛行于白银市黄河两岸及周边地区。大川渡举人张海润在国子监期间以《西厢记》情节内容为参照,根据陇中地区特别是黄河两岸人们的生产生活、业余爱好和习惯,于1875年创作完成了歌舞小曲,冠名《西厢调》。曲调有27种,大致归为4类:叙述型、欢快型、忧伤型、风趣幽默型,在具体演唱中4类曲调常常穿插运用。

敦煌曲子戏敦煌曲子戏包容了文学、音乐、舞蹈、曲艺、特技等各种艺术成分。主要由剧本、曲调、曲牌三部分组成。表演形式有舞台演出(彩唱)和地摊演出(清唱)两种。敦煌曲子戏的传统剧目现存47部,主要是折子戏居多,本戏较少,代表剧目有《老换少》《打懒婆》《顶灯》《磨豆腐》《两亲家打架》等。剧本短小、情节曲折、语言生动、幽默滑稽,引人入胜。

华亭曲子戏华亭曲子戏源于宋、元,盛于明、清,尤以民国为最。华亭曲子戏是戏剧的一种,在流传地习惯又称“小曲子”“笑摊”“地摊子”“信子腔”等,具有元杂剧的遗痕。唱腔属联腔体,由众多的曲牌连缀而成。从内容上分为正剧、喜剧和悲剧。曲子以《前月调》《后背宫》曲牌开头,《月调尾》收场,在剧终唱词中报剧名,一唱到底,唱词的长短句式及宫调,具有元曲、宋词遗风。保留了曲艺向戏曲蜕变的痕迹。剧目全为短小折戏,情节简单,演出时间上只在正月初五至二十三,平时婚丧及庙会时演出,至今仍保持自演自乐性。

新疆曲子戏新疆曲子戏,俗称“小曲子”,是新疆唯一使用汉族语言演唱的地方戏曲。流行于乌鲁木齐、昌吉、米泉、阜康、焉耆及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形成于乌鲁木齐及北疆地区。它是在吸收眉户、鼓子曲、平弦和新疆各族民歌、音乐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伴奏以三弦、四胡、板胡、二胡为主,打击乐器有鼓、板、锣、铰等。代表剧目《李彦贵卖水》《张良卖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