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剧

来自戏曲百科

扬剧是江苏主要地方剧种之一,流行于江苏扬州、镇江、泰州、南京,以及上海、安徽部分地区,发源于扬州,由花鼓戏(俗称“小开口”)和香火戏(俗称“大开口”)吸收清曲、民歌小调发展而成。民国初年,花鼓戏与香火戏艺人纷纷组班,应邀到南京、杭州、上海等地演出。民国二十年(1931)“大、小开口”艺人以“维扬戏”(后又称“扬州戏”)名称于上海聚宝楼戏馆共演《十美图》,自此逐步合流。1950年维扬戏由政府定名为扬剧。2006年,扬剧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角色行当

扬剧主要流行于苏中、苏北、苏南、上海和安徽部分地区,属于地方小戏,但其角色行当齐全,有生、旦、净、丑。各大类别的划分、作用也十分明显。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到扬剧文化中了解其角色行当吧。

在花鼓戏、香火戏并行时期,花鼓戏以旦和丑为主,香火戏则重生角。在花鼓戏中,丑一直居于主导地位。当时花鼓戏大多在广场演出,开锣均由丑带领小旦跑台子,招徕观众,并在戏中不断地用丑插科打诨。

维扬戏时期仍具“三小”特色,并向京剧学习了角色分行、武打技巧、服装、脸谱等。至此,扬剧的表演艺术体系基本形成,具有生、旦、净、丑各个行当,以丑、旦、生为重。

1、丑行表演艺术丰富多彩,比较突出,有丑演俊扮,也有丑演丑扮;有以动为主的叫武丑,也有以静为主的叫文丑。文丑的特点是都是俊扮小生,而武丑则扮演擅长武艺、敏捷机警、语言幽默的人物,着重翻跳跌扑,动作矫健有力,念白清晰,边做边唱。

各种不同身份的丑在表演动作方面也各具特色旦行表演艺术,除继承和发展了花鼓戏中旦的表演艺术传统及其它剧种旦角表演技巧外,较多吸收扬州清唱特色。如《鸿雁传书》、《王月英看灯》、《乔奶奶骂猫》等,都是上场人物和人物动作极少,并以大段唱功为主的剧目。

旦:分小旦、正旦、彩旦、老旦、武旦。

小旦扮演青、少年女子,人物繁多,如《算命》中天真活泼的曾姑娘,《陈英卖水》的闺阁小姐刘兰英,《恩仇记》中机智刚强的菊香。这类人物的唱腔,温柔缠绵、秀丽灵巧,有的重做功。

正旦扮演中年妇女的贤妻良母、贞妇烈女、贵妇人等,念韵白,以唱功为主,表演淳朴细腻,娴静庄重,如《鸿雁传书》的王宝钏,《断桥》的白素贞等。

彩旦又分两支,一是扮演滑稽或奸刁的妇女,兼属丑行。化妆和表演要求夸张,浓装艳抹,行为乖张,如《武松杀嫂》的王婆等。另一种是心直口快、善良、性格爽朗的妇女,如《三搜店》的王快嘴,俊扮,重念白,用扬州方言,通过爽脆的白口表现人物性格,少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