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弦戏

来自戏曲百科

平弦戏,青海地方剧种。创建于1961年。青海平弦戏是在坐唱曲艺平弦(原名“西宁曲子”、“西宁赋子”,是大约一百年前,由京津伎女传入青海的民歌俗曲演变而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平弦戏在艺术实践中,从第三人称的叙述变为角色的自我抒发,以平弦曲艺音乐中的杂腔为主形成平弦声腔。它继承和发扬了平弦曲艺音乐的长处,同时吸收了青海越弦、贤孝等曲艺音乐和民间小调中的曲调成分,增加了打击乐器,在音乐结构上形成了曲牌联套和板式变化相结合的模式。平弦戏的形成和发展,结束了青海无地方剧种的历史。青海平弦戏主要流行于青海汉族地区,河湟流域。其音乐结构属曲牌联套体。其曲牌丰富多彩,素有十八杂腔,二十四调之称。共分赋子腔、背宫调、杂腔、小点、下背宫五类。其音乐唱腔旋律委婉绮丽,优美动听,唱词对仗工整,严谨典雅,是青海地方曲艺中的阳春白雪,也是甘、青地区影响较大的曲种之一,自清朝至今已流传百余年。

艺术特点

平弦戏艺术的主要特点是它的音乐唱腔委婉和念白的地方化。它以西宁官话为主,但生、旦的韵白吸收了京剧、秦腔的念法。在表演艺术上,受京剧、秦腔的影响较大。行当分生、旦、净、丑,但声腔还不能截然分开,只能从男女的音低音高来分。青海平弦因运用定调唱法且均为平调而得名,它的音乐曲调繁多,素有二十四调,十八杂腔之说。主要唱腔有《背宫》、《赋子》、《小调》。流行于青海东部农业区。

青海平弦戏的前身为曲艺平弦坐唱。平弦坐唱,也被称作“西宁赋子”,因“赋予腔”是其主调,并且主要流行于西宁一带而得名。青海平弦戏同时还流传于湟中、大通、湟源等青海东部的湟水流域地区,其音乐结构属于曲牌联套体。艺青海平弦是一种只唱不说的联曲体曲种,它的曲调丰富,素有“十八杂腔,二十四调韵”之说,青海平弦戏既保持有曲艺的联曲体的特点,又吸引了其他板腔体剧种的长处,形成综合体的音乐体式,包括花音唱腔,如〔花音赋子〕、〔花音背弓〕以及〔新平调〕、快板、倒板、散板等二十余种唱腔。此外,还从其他剧种的曲牌和青海民间唢呐曲牌中吸收了〔大摆队〕、〔大开门〕、〔将军令〕、〔得胜令〕、〔雁落沙滩〕、〔泣颜回〕、〔古榴花〕、〔尾声〕等三十余种唢呐曲牌,以及〔大红袍〕、〔纱帽翅〕、〔菠菜根〕、〔小开门〕等十余种弦乐曲牌。可以分为赋予腔、背宫调、杂腔、小点、下背宫五类,具有严密的单曲体反复和多曲体联套的完整结构。其音乐唱腔的旋律委婉绮丽、温柔典雅、优美动听,唱词对仗工整、严谨典雅,是青海地方曲艺中的阳春白雪,也是影响较大的曲种。

青海平弦的演唱形式主要由一人手敲瓷碟,以第三人称叙述演唱,过去只有男声,1949年以后才逐渐有极少数的女声演唱者。伴奏的乐器有琵琶、三弦、正弦板胡、反弦板胡、月琴、杨琴、曲笛、月儿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有加二胡、大提琴的,有时也只用三弦伴奏。为保持平弦音乐的特色和风味并适应男女分腔的需要,对板、三弦进行了改造,扩大了板胡壳,缩短了三弦杆,音色较为协调。曲艺青海平弦原无打击乐,搬上舞台后,曾试用过秦腔锣鼓,后改用京剧锣鼓,并参考青海灯影戏等的打击乐,创制一套与平弦音乐在音色和调门上比较协调的全套打击乐器,并根据需要创作了各种打击乐的板头和部分鼓点。平弦剧当时并无专业艺人,大都由艺友们相聚弹唱,节假日、业余时间在茶馆或家里自唱自乐,或被人请去为嫁娶、寿诞助兴,或为丧葬醒灵等等,因而活动的范围比较广泛。

根据平弦艺人陈厚斋、王善青谈,过去平弦的“小点类”在演唱时经常打“八角鼓”,至今艺人们还将小点前、后的岔曲也还有称作为“京岔”的。它的主要曲目《醉打山门》中的唯一的一两句念白“我说卖酒的”,有艺人演唱时也用京白来念。《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中记述“兰州鼓子”清末曾与北京的八角鼓在艺术上进行交流,也受到一些影响。而平弦中沿用岔曲的形式,和清代北京的岔曲的兴盛和流传不无关联。《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中关于“岔曲”的记载:“岔曲,清代曲艺八角鼓、单弦的主要曲调,用作曲牌联套体的曲头和曲尾;同时也是可以单独演唱的短小曲艺形式,岔曲兴盛于清乾隆年间。”根据清代俗曲集《霓裳续谱》记载:“岔曲是乾隆间流行于北京的曲艺社‘档子’里的一种俗曲。平弦小点类中的“珰韵”(北京岔曲中称“荡韵”)就是有名的岔曲之一。而平弦小点中的前后岔曲头在旋律音调方面和北京的单弦的岔曲曲头也有相近之处。根据上述情况,曲艺平弦和兰州鼓子有着较密切的血缘关系,并同时在清末受到过北京八角鼓的影响,看来相传曲艺平弦于清代从内地流入青海是有一定根据的,当然,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1961年在平弦班的基础上正式组成青海平弦实验剧团。平弦搬上舞台后,继承和发扬了平弦音乐的特点和独特的伴唱、伴奏形式,并借鉴秦腔等西北剧种的长处,将原来平弦的部分曲调,分为欢音、苦音两种唱法。同时,又从青海的“越弦”、“贤孝”等曲艺音乐和小调中吸收了部分曲调,丰富了平弦戏的音乐,又增加了打击乐器。在音乐结构上既保持了曲牌联套体的特点,又吸收了板式变化体的长处,发展了慢板、快板、导板等板式。

青海平弦戏的角色行当虽有生、旦、净、丑之分,但在唱腔上并无明显的区别。表演上重文不重武,唱重于做,适于演出抒情题材的剧目,传统剧目表演程式多吸收京剧、秦腔程式,现代戏则在传统表演程式基础上,从生活中提炼接近现实的表现动作。舞台语言以西宁方言为基础,语调较为柔和,音乐旋律也较婉转、流畅、抒情。通常在反映民间生活的小戏中,花旦、丑角、彩旦等的道白均用西宁方言,生行、青衣、花脸等的道白,则在西宁方言的基础上,吸收京剧、秦腔韵白的特点,并正在尝试发展具有自己特色的韵白。平弦剧在音乐方面得到了充实和发展,创建了紧拉慢唱、垛板等板式,对基它板式的唱腔和杂腔也做了进一步优秀的演员,如徐帼强(女),闺门旦兼演青衣,扮相秀丽,表演真切,塑造了陈妙常、白娘子杜丽娘等形象。张月芳(女),善长扮演花旦及现代戏角色,生活气息浓郁,生致力传神。李义安,工小生,表演潇洒,唱腔优美,成功地塑造了柳梦梅、潘必正、陈琳等角色。

青海平弦唱腔以平调(即小工调,相当1=D)定弦,以平调本嗓歌唱。发展成戏曲后,男女同台演出,因在唱腔上还无行当分腔,所以只能采用转调的方式。又因男声唱小工感到吃力,有时降到尺字调(相当1=C),而女声则提高到六字调(相当1=F)或正宫调(相当1=G)来演唱,一般假嗓和本嗓混合使用。唱腔音乐中最有特点的是其伴唱,称为“拉梢子”。如〔莲花落〕、〔剪点花〕、〔太平年〕、〔凤阳歌〕、〔银钮丝〕、〔佛号〕、〔偈子〕、〔大字〕等均有伴唱,有些与高腔的伴唱类似。

青海平弦戏的脚色行当按照现行体制可以分为生、旦、净、丑四大类。

生:须生,如《坐楼杀惜》之宋江。武生,如《战冀州》之任堂惠。小生,如《春草闯堂》之薛玫庭。

旦:青衣,如《断桥亭》之白娘子。花旦,如《春草闯堂》之春草。武旦,如《打焦赞》之杨排风。刀马旦,如《樊江关》之樊梨花。老旦,如《狸猫换太子》之李后。彩旦,如《巧县官》之大奶奶。

净:大花,如《狸猫换太子》之包拯。二花,如《狸猫换太子》之郭槐。武花,如《放裴》之廖寅。

丑:可以分为文丑,武丑;文丑如《巧县官》里面的县官,武丑如《挡马》里面的焦光晋。

平弦戏名家

李汉卿、陈厚斋、陈永圭、刘钧、张瑞清、沈永宁、刘永明、李秀兰、祁崇嘻、张青明、甘生满;周娟姑、李义安、陈启明;张凌云、杨海娃、李超、董媛媛、张晓宇等。

代表剧目

早期的实验剧目有《秋江》、《英台抗婚》等,改编创作和移植演出的现代戏有《秋江》、《血海怒潮》、《山村风雷》、《向阳川》、《草原英雄小姐妹》、《半口代洋芋》、《一百斤燕麦》、《柜台红花》、《丰收之后》、《金沙江畔》、《三月三》、《山村兽医》、《同甘共苦》、《青海情》、《日月湾的笑声》、《未婚妈妈》等20多部和《痛说革命家史》、《深山问苦》、《情深似海》等折子戏;传统戏《马五哥与尕豆妹》、《玉簪记》、《香罗帕》、《樊江关》、《王昭君》、《断桥》、《狸猫换太子》(一、二、三本)、《赶花轿》、《水斗》、《盗草》和大型传统戏《假婿乘龙》等30余出。代表剧目有《狸猫换太子》、《尕旦和尚》、《中秋月》等。

从上世纪60年代的平弦戏《狸猫换太子》、《断桥》、《王昭君》,到70年代中期的地方样板戏名段唱腔,再到80年代的《春江月》、《假婿乘龙》、《六斤县长》、《姐妹皇后》、《费姐》、《皇亲国戚》、《尕旦和尚》、《大墙内外》、《索命的女婿》、《秋婶砍树》、《黄水风尘录》等剧目,特别是1989年陕西艺术学校培训班演出的平弦折子戏以及90年代出品的《中秋月》、《巧县官》等剧目,在戏曲音乐表现形式上均有鲜明的突破和较强的时代感。

平弦戏院团

青海省平弦实验剧团

西宁市平弦剧团

青海戏剧艺术剧院平弦剧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