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音戏

来自戏曲百科

五音戏是山东省中部的济南、淄博及周边地区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有近三百年的历史,唱腔婉转、妩媚,素有"北方越剧"之称。其发生、发展、定型经历了秧歌腔、周姑子戏、杂社和五音戏四个时期,地方特色浓郁,方言纯朴自然,娱乐性强,易引起观众共鸣。

五音戏的发展历程

五音戏的发展,历经了秧歌腔、周姑子戏、杂社、五音戏四个时期。

秧歌腔是秧歌、花鼓秧歌与山东省章丘历城等地民歌结合的产物,伴奏仅用锣鼓,角色一生一旦,后来逐渐有所增加。有人为其填词或编创故事,使秧歌腔在内容、形式上更加丰富而更具吸引力。

"周姑子"又称"肘鼓子","肘鼓子"是一种声腔系统,因演唱时肘悬小鼓拍击节奏而得名,是山东地区和苏北一带地方戏的总称。五音戏与茂腔、柳腔、柳琴戏等山东地方戏曲同属肘鼓子系列,秧歌腔最早也属于"肘鼓子",发展到后来由于"周姑子"的加入,无论是腔调还是表演风格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姑子"是当地方言对尼姑的称呼,"周姑子戏"便是从此而来的。清光绪年间,青野村的艺人赵宝子(赵国清)学习并改革了"周姑子戏",同村的靳成章和靳成花兄弟拜他为师。后来,靳氏兄弟把戏名定为"周姑子戏"。

民国初年,周姑子戏在章丘及周边地区已声名远播。20世纪20年代,靳氏兄弟率领戏班赴济南大观园演出,引起轰动。梆子戏班主邓洪山喜欢上了周姑子戏,便与靳氏戏班合并,拜靳氏兄弟为师,就是后来的名角"鲜樱桃"。此时周姑子戏形成了较为独立完整的板腔体系,并借鉴了京剧、昆腔、梆子等剧种的伴奏服装、道具、化妆,形成了专业演出社班,影响不断扩大。

1935年10月,经原齐鲁大学教授、建国后任文化部文化司司长马彦祥的介绍,邓洪山带领由两个"武场"和两个男演员组成的"五人班",到上海百代唱片公司灌制唱片,将剧种名称最终确定为"五音戏",一直沿用到现在。

五音戏的代表剧目

五音戏的传统剧目主要有《王小二赶脚》《王二姐思夫》《拐磨子》《彩楼记》《王定保借当》《墙头记》《赵美蓉观灯》《王林休妻》《乡里妈妈》《王婆说媒》《张四姐落凡》《松林会》《亲家顶嘴》《安安送米》等。

濒临消失的五音戏

近年来,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急剧变革给五音戏带来极大的影响和冲击,加之保护措施滞后和资金不足,这一剧种正面临失传的危险。

淄博市五音戏剧院面临资金、演出市场等问题;民间的零星班社组织规模不大、水平不高、人员参差不齐,多以演出传统剧目为主,没什么创新与发展。由于境遇不佳,人才流失也很严重,演员队伍面临断档,创作人才更为稀缺。创作队伍比较薄弱,五音戏的艺术研究也严重滞后。

自2006年五音戏被国家列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来,淄博市五音戏剧院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为宗旨,开展了一些工作。五音戏国家级传承人霍俊萍先后参加了代表性传承人在北京的展演活动,积极参与校园读本《走进五音戏》教科书的编写工作,同时大力培养年轻演员。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五音戏代表性传承人吕凤琴,多次参加大型晚会演出及"非遗"进校园活动,以增进各界对五音戏的了解和关注。

五音戏剧院与学校联合开展"五音戏进校园"活动,将《走进五音戏》作为当地的校本课程,让学生感受古老剧种的艺术魅力,接受传统文化的熏染。

2017年12月14日,山东首家现当代戏曲名人专题纪念馆-——鲜樱桃纪念馆开馆仪式在淄博市五音戏剧院举行。鲜樱桃纪念馆集收藏、展示、教育、研究等功能于一体,是传承、保护、发展五音戏艺术的一个重要载体和实践基地。

戏曲演出

2022年11月06日,淄博市五音戏艺术传承保护中心淄博五音戏剧院演出您的查询内使用的某些“”未用对应的“”封闭。。([[|详情]])

2022年11月06日,淄博市五音戏艺术传承保护中心保定关汉卿大剧院演出您的查询内使用的某些“”未用对应的“”封闭。。([[|详情]])

2022年11月06日,淄博市五音戏艺术传承保护中心在[[]]演出。(详情

2022年11月06日,淄博市五音戏艺术传承保护中心在[[]]演出。(详情

2022年11月02日,淄博市五音戏艺术传承保护中心唐山大剧院演出您的查询内使用的某些“”未用对应的“”封闭。。([[|详情]])

2022年11月02日,淄博市五音戏艺术传承保护中心在[[]]演出。(详情

2022年10月26日,淄博市五音戏艺术传承保护中心鄂尔多斯大剧院演出您的查询内使用的某些“”未用对应的“”封闭。。([[|详情]])

2022年10月26日,淄博市五音戏艺术传承保护中心在[[]]演出。(详情

...更多结果